2008年12月9日
星期
日均完成投资近两亿 提供11万余个就业岗位

京沪高铁建设惠及沿线城乡

本报记者 周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09    [打印] [关闭]
    “截至11月底,开工建设里程1203公里,占设计正线里程的91%。全年实际完成投资额将超过500亿元,这在以往的工程中是不可想象的。”12月6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从今年4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记者在京沪高铁沿线各地采访时发现,铁路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出来。

    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超过2209亿元,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的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长度、速度标准、投资规模、桥隧比例(桥梁和隧道占全线总长度的80.4%)都是世界第一。在今年年底国家新增的1000亿元中央投资中,有150亿元用于铁路建设,其中14亿元用在了京沪高铁工程上。

    “京沪高铁平均每天要消耗1万吨钢筋,3.5万吨水泥,11万立方米混凝土,完成投资额约1.9亿元,现在全线的工作人员超过11.3万人。”李志义说。

    据李志义介绍,整个高速铁路钢材的用量大概是500万吨,按照“鸟巢”(国家体育场)4.2万吨的用钢量计算,整个京沪高铁的用钢量相当于120多个“鸟巢”。“从我们现在的测算情况来看,每万元的铁路投资需要钢材320公斤,水泥两吨。由于大量的原材料费和建设费都用在当地,预计会有超过40%的财政预算支出在当地。”

    具体有多少投资实实在在地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尚未进行专门统计,但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京沪高铁开工以后,许多以前在外地打工的人现在都就近在家门口就业了。

    京沪高铁镇江句容段是京沪高铁为数不多的穿越山区的路段之一,记者在这里采访时遇到了当地道墅村村民张瑞慨。他告诉记者,以前村民都是到北京、上海、南京这样的大城市去打工,但自从京沪高铁开工之后,“我们村里有不少人都不出门打工了,加入了铁路建设的大军。我就是提前结束打工,回来工作,现在一个月能挣一千七八百元,比在上海都挣得多,而且不忙的时候还能帮家里干点儿农活,真是不错!”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道墅村一个村就有三四十人在这个地段工作,另外还有一些人在稍远一点儿的工地,全村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京沪高铁的工地上干活。

    “随着工程的推进,我们对工人的需求量还会增加。我们计划最近把用工人数由每天1200人增加到1500~1800人,从而确保完成年度新增投资计划,大概需要超额完成15%以上。”中铁十一局项目部经理李玉棋说。

    除了需要各种工程人员以外,京沪高铁的建设还拉动了当地农副业经济的发展。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由于京沪高铁大部分路段都在高架桥上,工人们一日三餐一般都要在工地上解决,于是,送盒饭成了好买卖。

    在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的施工工地上,恰逢午饭时间,记者遇到给工地送盒饭的南京当地人张海涛。他告诉记者,每天都会给附近几个工地的1300多名工人送盒饭,一盒10元左右,“生意很好,光买菜我每天都要花3万多元。”张海涛笑得很灿烂,但他不肯告诉记者一天能挣多少钱,“反正比打工挣得多多了。”

    记者见到的只是铁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直接让沿线城乡受惠的一方面。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说,从宏观角度看,铁路建设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铁路投资建设活动本身对增加国民生产产值、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二是铁路建成通车后,因通行能力增加和行车条件改善,带来运输费用降低、客货在途时间节约、交通事故减少等由铁路使用者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因缓解交通瓶颈制约、改善投资环境而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的巨大波及作用。后者较前者来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

    他说:“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铁路发展规划,2009年铁路计划完成基建投资6000亿元,根据定额测算分析,完成这一规模的投资需要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能够提供600万个就业岗位。以此推算,未来几年,共计5万亿元的铁路建设投资必将会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项目。”

    本报北京12月8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