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村”不过是博士离开的村庄
一个村庄出了许多大学生的新闻,已经不那么轰动,即使出了许多博士、硕士,这样的村庄也不过是他们的故乡。如果飞出去的大学生全部回到了这个村子,或许是一个特大新闻。
当然,村民们培养的大学生的确不必都回到故土。然而,当村民子弟纷纷将涌向城市成为唯一的选择,留下一个光鲜的“博士村”名号,除了可以激励村庄中更多的孩童为了离开村庄而认真读书以外,还能有多少的实际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的文章指出,“应该把握农村教育的方向,尤其应该改造农村教育的内容,让农村的孩子能够认识农村,热爱农村,具有改造农村的理想与本领。”(《新京报》11月1日)朱永新教授的言下之意是:农村的孩子不爱农村,原因是现在的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的实际,即“农村教育的城市化”。
其实,教育让农村孩子“不爱农村”的现象早已有之。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陶行知先生说这些话时的社会语境跟现在肯定存在差别,但现象的类似却不容忽视。
一直以来,有句响亮的口号在引领着农村学生的学习,“知识改变命运”,众多的成功案例成为权威的注释,“知识改变命运”的普适性在农村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功利性的催动下,上升到一个离奇的高度。“大学生村”、“硕士村”、“博士村”的次第出现,只能是一方面说明现代教育体制下,农村基础教育的进步,而在另一方面,也足以反映了农村教育中还存在“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陶行知语)这些现实状况。
最近,厉以宁教授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城乡一体化与民办教育”的报告,其中的一段“戏谑”之语,值得回味:以前农民进城,动辄会被“押送回乡”,但从来没有听说过把城里人“押送回城”的……比附而言,如今有“博士村”一说,是否会有“博士城”呢?由此可知,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存在太多需要关注的具体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