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飞行员放心托付生命的人
“能不能飞?”飞行员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一位面色黝黑的上校军官。
“飞机绝对没问题,可以起飞!”话音落地,战鹰起飞。
这个颇为自信的黑脸上校,就是全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海军装备管理技术专家、海军青年精武建功标兵、海军航空兵某部高级工程师金本同。
创海军航空兵历史上新机型改装时间最短纪录
1995年,我国自行设计、研发、制造的战斗轰炸机——被誉为“民族之鹰”的“飞豹”横空出世,成为中国航空史上新的里程碑。
首批“飞豹”战机将装备海军航空兵某师。消息传来,时任机务大队副大队长的金本同连夜写下请战书,坚决要求参加新战机改装。
“飞豹”与金本同之前维护的战机有着近30年时间的跨越。尽管在改装学习中取得了理论与实操双满分的优异成绩,但金本同一点儿也不敢大意。他带领机务人员摸管路、查仪表、看结构,从加油、充气、放伞,到放飞、排故、换件……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熟悉,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过关。他将自己积累的4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发表的30多篇技术论文进行整理,编写出“飞豹”战机基本维护规程,填补了“飞豹”战机机务维护的多项空白,并为兄弟部队改装、工厂定检提供了依据。
正因为有了一批金本同式的优秀机务人员,“飞豹”从列装到担负战备任务仅用了7个月,创下海军航空兵历史上新机型改装时间最短的纪录。
10多年共发现20多处“飞豹”设计缺陷
“飞豹”战机最初装备部队时,一些技术还没得到检验,某些设计仍存在缺陷。首批飞机就出现了“加力喘振现象”,造成大面积停飞。
金本同对发动机进行拆卸检查,结果让所有的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该批飞机发动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好在发现及时,才避免了“飞豹”折翅海天的悲剧。
2006年5月,金本同在“飞豹”部队检查工作,发现一架飞机发动机导向滑轮有缺口,他二话不说,立即换上工作服,钻进尾喷管仔细检查,发现油门钢索固定支架强度不够,在推拉过程中造成钢索与导向滑轮偏磨。要不是发现及时,会导致钢索、滑轮疲劳断裂,酿成飞行事故。他把这一设计缺陷信息及时反馈到工厂,对后续“飞豹”战机进行了改装。
10多年间,金本同共发现飞机设计缺陷20多处,纠正飞机技术说明错误200多处,为“飞豹”战机定型和加改装作出了重要贡献。
“只要他说这架飞机能飞,我们就放心去飞”
金本同眼光“毒”,在“飞豹”部队是出了名的。战机有没有问题、能不能放飞,他往跟前一凑,眼光一扫,就见分晓。即便是隐约难寻的蛛丝马迹,也逃不出他锐利的目光。
黄昏,一架巡航归来的战机即将着陆。就在战机飞过塔台的瞬间,金本同发现前起落架没有放到位,他立刻通知塔台提醒飞行员紧急复飞,使战机化险为夷。
一次,金本同接到报告:172号飞机的发动机叶片打伤,中队、大队和工厂技术人员都认为需返厂修理。放下电话,金本同立即赶到现场。经过一番仔细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大家都说有问题,就你说没有。一旦真有事,这个责任你可担不起呀!”同事好意提醒他。但最终的检测结论再次证实了金本同的判断——所谓发动机叶片打伤,不过是叶片因为灯光折射而产生的阴影。
金本同不仅眼睛“毒”,耳朵也十分了得。“有一次,我们在他办公室,他突然冒出一句‘声音不对’,拔腿便往外场跑。一查,果然是飞机发动机有问题。”说起金本同,同事们都心悦诚服。
“宁为安全憔悴,不为事故流泪。”这是金本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次,飞行员反映空中“自动刹车”有余压,他分析是起落架电磁开关故障引起,可就是找不到故障点。
这一夜,金本同辗转难眠,在心里默默梳理着每一个疑点。突然,他翻身起床,叫醒机组人员,连夜对起落架电磁开关进行检修。当东方露出鱼肚白时,修复的战鹰已在起飞线上昂首待命。
“我们和老金特别亲。只要他说这架飞机能飞,我们就放心去飞。”在飞行员心中,金本同是“定心丸”,是可以托付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