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0日
星期

青岛迈向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

本报记者 郑燕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10    [打印] [关闭]
    从最初的海滨小城,到迈向世界的港口城市;从以电子加工业、装备制造业为主,到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龙头”,30年来,青岛逐步实现了第一、二、三产业的和谐发展。一位外商评价道:“青岛现在相当于美国的洛杉矶,正逐步成为国际化的城市。”

    开放带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

    1984年,青岛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1986年,青岛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计划单列市,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青岛现有6个国家级开放园区,是中国开放政策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其中,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一个渔村发展而来的以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为主要特色,以开放型经济为主体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全区拥有工业企业1500多家,形成了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修造船等产业集群。2007年,该区完成工业产值1403亿元,是1984年的2978倍,综合指标在全国5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居第5位。

    一步步的对外开放有力地带动了青岛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青岛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百强,成为全国第二个区域经济强县组团。

    2007年,青岛市GDP进入全国各大城市前10位;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列全国第8位;实际外资、对外贸易等开放型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4位;青岛人均GDP比1978年增长了67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52倍、50倍。同年,青岛被联合国评为“中国十佳人居城市”之一。

    开放推动青岛国际化进程

    1979年1月,山东省首笔补偿贸易业务在青岛获批。1981年,随着青岛第一个合资项目的诞生,青岛拉开了利用外资的序幕。截至2007年年末,青岛市累计批准直接利用外资项目20357个,实际利用外资277亿美元。如今,来自109个国家(地区)8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164个项目,一大批重点项目为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1985年10月,日本山口银行落户青岛,成为山东省第一家外资金融机构。目前,青岛已有香港汇丰、日本瑞穗、美国渣打等16家外资金融机构。

    1988年,青岛市进出口总额为2.8亿美元,2007年的进出口总额增至436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154倍。截至2007年年末,青岛与世界192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关系;进出口总额居中国大陆城市第9位,占山东省的36%。

    青岛是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之一,青岛港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地区)、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07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7位,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10位,油港原油进口量居世界首位,矿石进口量居全国首位。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目前已开通95条国内外航线。

    青岛是中国8大国际会议城市之一,曾先后承办ACD外长会议、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青岛国际啤酒节吸引了全球众多知名啤酒品牌参加,每年吸引海内外游客近500万人次,被评为“中国十大节庆之首”。

    开放让“青岛品牌”影响世界

    青岛是中国名牌最多的城市之一,迄今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两个、中国驰名商标23个、中国名牌69个、中国出口名牌9个。在青岛诞生的品牌已经影响中国,正在影响世界。以知名品牌为主力军的广大企业积极“走出去”,截至2008年10月底,青岛市境外投资项目累计达到406个,涉及54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额达4.4亿美元。

    海尔集团迄今已在海外投资58个项目,其中设立海外工厂28个,工业园3个。巴基斯坦的海尔-鲁巴经济区成为我国启动的第一个境外合作区。

    青岛啤酒是青岛的城市名片之一,它是中国出口最早、出口量最大的啤酒出口品牌,远销62个国家(地区),占中国啤酒出口量的50%以上。1993年7月15日,青啤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海外上市企业。2005年、2008年,青岛啤酒连续两届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

    目前,青岛市正在实施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战略。按照最新城市规划,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同时期发达国家水平。

    本报青岛12月9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