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1日
星期
改革开放30年•经济地理

石河子:一座军垦城市的循环经济之路

梁建春 本报记者 刘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11    [打印] [关闭]
    刘应忠今年刚刚被任命为石河子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但他同时还有个头衔——新疆石河子八一毛纺厂党委书记。

    而石河子八一毛纺厂已破产,企业正在进行资产清理。按刘自己的话称,自己是来收拾烂滩子的,是位“末代皇帝”。

    “一布难求”的时代

    提起“八毛”,在新疆上点年纪的人几乎无人不知。刘应忠说起当年“八毛”的辉煌,仍旧激动难掩。“我当时还在石河子八一棉纺织厂工作,但每次出去都被人当‘八毛’的人,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要我帮着搞点毛布。那时,人们做西装,只有用‘八毛’产的毛布做才有品质。那真是‘一布难求’啊。”

    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八毛”年创造的税收曾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是全国知名的大型国有纺织企业,产品畅销全国。“那时市里出国指标很紧张,但只要有出国的事,就不会缺‘八毛’的人。”刘应忠说。

    和“八毛”有过同样辉煌历史的还有新疆八一棉纺厂、新疆八一糖厂。人们把这三家在新疆举足轻重的企业亲切地称为“三八”企业。它们既是石河子的代名词,也是石河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乃至整个新疆的骄傲。

    以“三八”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在石河子还有很多,大都集中在现在的西工业园区。这些企业多建于1958年,是兵团老一代军垦战士节省一个帽沿、一个上衣口袋在戈壁滩上建设起来的。

    石河子是一座军垦人在戈壁滩上开垦出来的城市,被人们誉为“戈壁明珠”。而一批带有“八一”色彩企业的诞生,让石河子完成了从军垦城向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城的转变,实现了老一代军垦人的工业梦。

    为摆脱困境一年换两三个厂长

    1986年18岁的陈咏梅迈进了新疆八一棉纺厂当上了一名挡车工。那时,20多万人口的石河子市,“八棉人”就占了两万多。

    在工厂基本上什么都不缺。照陈咏梅的话说,可以从生下来一直上到大学都不用出厂门。托儿所、小学、中学、医院、派出所、职工大学应有尽有,就差一个火葬场了。

    也正是这个令陈咏梅骄傲的“什么都有”,让“八棉”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个靠计划经济打造的小社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每况愈下,慢慢从“皇帝的女儿”变成了“没人要的丑女”。

    陷入困境不只是“八棉”。石河子80%的工业都是依赖农副产品,而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多是以“原”字号为主。脆弱的产业和产品结构在激烈的市场挤压下,仿佛一夜之间,石河子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多米诺骨牌般纷纷倒下,昔日的光明大道变成了灰暗阴冷的窄巷。

    为了让“八棉”摆脱困境,平均两三年换一任厂长。“上面寄希望于有个能人能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刘应忠说,扭转企业的颓势已不是换个人那么简单。

    有位厂长想从香港引资。但这个想法很快遭到了计划经济理念的扼杀,理由是“那是资本家的钱,不能用”。改革开放已近十多个年头,但石河子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坚冰,远不如全国其他地方那样消融迅速。

    苦苦挣扎中的探索

    “八毛”最辉煌时年产毛布达300万米,而到了1998年只有100万米,最差时每月只产5000米。4000多人的企业,有一半的人进入了再就业中心。

    “八糖”从1996年起就全面陷入危机,2000年成为石河子最大的破产企业。“八棉”苦苦挣扎。2003年是陈咏梅到“八棉”工作的第17个年头,也是她头一次看到企业裁员。最终陈咏梅决心离开,抚摸着那些熟悉的机器,陈咏梅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石河子也在苦苦挣扎。失去三大国企的支撑,囊中羞涩的财政捉襟见肘。那时,招商引资、市场经济等流行的新概念还只在石河子人的思维之内,行动之外。人人都想干事,但苦于没有出路,没有资金。

    “退二进一”成了当时领导寻找的出路之一,期望从第二产业退回到农业,其主导思想是解决企业原料和解决工人吃饭生存问题。于是,要求工厂的每个车间都在附近的团场包地种地。后来这种做法被人们评价为“急病乱投医”。

    城市北面成片的土地被平整出来,“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新名词出现在石河子人面前。开发区的设立,也是石河子寻找的另外一条出路。

    无工不富,石河子要发展,工业是必不可少的,必须改变农垦经济。然而石河子是座花园城市,曾先后荣获“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人居环境的西部名城”、“海内外公众最喜爱的中国城市”等称号。

    怎样在不牺牲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工业?石河子的工业路该怎么走?

    石河子的工业路该怎么走

    就在人们迷茫之时,一家不起眼的小企业悄然走进石河子人的视野。

    天业——一家以推广、生产膜下滴灌技术和设备迅速成长起来的企业。随着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大面积推广,企业对节水设备原材料聚氯乙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石河子有丰富的电石资源,我们自己投资建聚氯乙烯厂。”天业老总郭庆人深知,传统的电石生产法,生产一吨电石,就要排放1.2吨电石废渣,而这种废渣在全世界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办法加以处理,对环境污染严重。

    师、市领导撂下话:“要想在石河子建聚氯乙烯厂就必须首先解决废渣再利用这一问题。”最终郭庆人他们探索出一种新型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工艺。新型生产法使废渣成为再生资源,用来生产优质水泥。

    循环经济给“天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由一个破烂不堪的小塑料厂发展成一个拥有150亿元资产的集团。

    人们也从“天业”的成功,清晰地看到了石河子的工业出路。

    “工业要发展,环境要优美,这是我们的追求,一切发展都要以石河子的环境质量作为最高标准,这就决定了今后石河子必须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发展之路。”农八师党委书记宋志国认为,“天业”的成功实践,让循环经济离石城更近了。

    在这种思路引导下,石城有选择地引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符合循环经济的企业进驻开发区,而国内外众多企业也看中了石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

    江苏雨润、华芳,浙江娃哈哈、雄峰、弘生,北京燕京和内蒙古伊利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在石河子落户。而台湾的康师傅、旺旺和众多港资和外国资本,这些过去被石河子人视为资本家的企业和资金也涌进了石河子。

    “虽然石河子地处边疆,改革开放的步子总是比沿海发达地区慢半拍,但我们不甘于落后,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拥抱世界。”宋志国说,随着石河子发展之路的清晰,石河子人看到了希望和出路。

    “九五”计划前,石河子的纺织产业是纯而又纯的国有企业。企业技改靠政府,贷款建设靠政府,什么事都由政府出面大包大揽。“十五”以来,石河子市从改体制、转机制、增活力入手,对纺织产业进行改革,打破了国有企业的一统天下,实现了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

    在这个开发区中,我国纺织业巨头之一的江苏华芳集团投资20亿元;沙特阿拉伯阿吉兰兄弟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16万棉纺纱锭的爱立泽纺织项目。目前,在石河子投资的国内外大型纺织企业有8家。

    一个以“天业”“天富”“天宏”为代表的“三天”新型工业集团,取代了旧日的“三八”传统企业,成为石河子新的标志,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艰难的过渡。

    明珠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耀眼夺目。几千名从“八”字号企业走出来的工人,从城的西面走进了位于城北开发区的新型企业中,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和这座城市的未来。

    而此时,刘应忠还坚守在“八毛”,为“八毛”破产做着后期清理工作。2008年4月,石河子成立西工业区,他被任命为首任管委会主任。西工业区几乎涵盖了所有“八”字号企业,西工业区的过去就是石河子发展成长的缩影。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