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1日
星期
重庆高校“校园之春”活动坚持27年, 300万人次参加,诉说青春心声、青春情感和青春故事——

校园文化嘉年华历久弥新

本报记者 田文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11    [打印] [关闭]
    27年里,她迎着300多万颗心的期盼而来,从未爽约,成为莘莘学子的盛大节日。

    在重庆,再也没有别的活动能够像她这样让校园热情涌动,再也没有一种活动能给青春烙上那么深的印记,想起她就梦回风清柳绿的校园。

    她就是“校园之春”,多少青年学子耳熟能详的校际文化交流品牌,被教育部、团中央誉为“盛开在祖国大西南的一朵奇葩”。

    最难忘的,依然是那些歌唱

    提起“校园之春”,重庆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吴康明如数家珍。2004年他从团重庆市委书记一职离任时,反复嘱咐继任者一定要传递好“校园之春”的接力棒。

    20多年的共青团工作经历,让他对“校园之春”有着格外深切的感受。

    1982年,校园文化生活相对单调,重庆高校的团委书记们在一次聚会时,聊开了一个话题:怎样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找到一种载体,活跃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成才?

    “头脑风暴”让年轻的书记们找到了高校之间开展大型联谊活动的办法。活动雏形很快被勾画出来:轮流坐庄、共同举办,组织一个能够代表重庆大学生形象的活动。

    “活动就在春天开展吧,青年人就是春天,春是一年的开始啊!”很快,“校园之春”出炉了。

    那是阳春4月,当时还是西南师范大学学生的吴康明,度过了终生难忘的一天,“校园之春”活动如期上演。“那场面真是火爆呀,水泄不通,谁有一张‘校园之春’入场式的票,幸运得不得了。”

    27年前的那些青年,而今已步入中年,人生路上最难忘的,依然是当年的那些歌唱。

    时代,给了她新鲜的颜色

    最初,“校园之春”的轰动,源于冰封的时代给了青年学子一个畅快淋漓的表达机会,诉说了青春的心声、青春的感情和青春的故事。

    “一炮走红”后,各级共青团组织精确地捕捉到大学校园文化的新需求、新特点。在操作方式上,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最初的校园歌手大赛、舞蹈继续保留,随后,戏曲小品、演讲辩论、征文讲座、摄影等形式不失时机地加入。

    再后来,街舞在大学生的欢呼中登场,职业技能大赛进入名单,校园DV短片来了、主题博客设计应运而生……

    在今年举行的第27届“校园之春”活动中,奥运、抗震救灾成为关键词。“与奥运同行”青春活力舞大赛、“我型我塑”环保形象设计大赛、“科技奥运”动漫设计大赛、主题博客大赛等项目,为“校园之春”增添了新的色彩。

    “超级应聘大赛”尤其吸引眼球—活动前三名,直接进入重庆联通公司工作。

    已接近而立之年的“校园之春”,一直紧扣时代脉搏,每年都会凝练出新的主题。几年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社会主义荣辱观、团员主题教育、科学发展观……这些新的主题活动引领着校园文化的方向。

    据统计,第27届“校园之春”活动中,市级重点示范活动达11项,各高校结合实际组织发动,共举办特色校级活动300多项,群众性的院(系)级活动已经难以统计。活动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紧锣密鼓地持续一个多月才结束。

    本届活动共评选产生了200余个个人奖项和130余个集体奖项。按最保守估计,至少有30万大学生参与。

    市场运作赋予蓬勃生命力

    27年来,从“校园之春”这个小小舞台不知走出了多少熠熠生辉的明星,许多年轻人从这里出发走上更大的舞台,从而改变了人生之路。而今,“校园之春”已创造出校园文化的新高度。

    “‘校园之春’是重庆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记录,也是重庆大学生的青春见证。”团重庆市委书记王志杰说,他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在重庆大学就读,10年亲身体验,加上9年操办指挥,亲眼见证了“校园之春”的发展壮大。

    “校园之春”为何历久弥新?在王志杰看来,核心是真正坚持了贴近青年生活实际、服务青年健康成长、满足青年文化需求。为此,各级共青团、学联组织探索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市、校、院(系)三级联动的“三联”活动机制,不断扩大活动的参与面;

    二是形成领办、交办、创办“三结合”的“三办”立体化工作体系。主体活动交由各学校“领唱”,重要的“指定动作”作为任务交付完成,提倡各学校切合自身实际,不拘一格推出“自选动作”,形成领办活动积极、交办活动落实到位、创办活动百花齐放的格局;

    三是实行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特色化经营的“三化”运行模式,让“校园之春”得以可持续发展。

    如今,政府重视、企业赞助、团学搭台、学生唱戏的运行格局已基本形成。

    新元素,新气息,新未来

    “校园之春”27载春华秋实,代表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和未来,如何让这个代表校园文化高度的品牌进一步发展?

    操盘手的答案在于不断吸纳新的元素,拓展新的边界。如果说,婴儿期的“校园之春”多为文艺表演,少儿期开始强调了大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的话,如今风华正茂的青年“校园之春”则已成为荟萃校园文化的大展台,展示和引领着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升级版本已向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转化,成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创业计划、职业技能、游戏制作、广告设计、数码短片、动漫作品、主持艺术、博客、原创音乐等元素的加入,让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社会需求紧密契合,也为“校园之春”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那种带有共青团“胎记”的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已添加单项素质竞赛的内容,团委振臂一呼的模式已逐步变成团组织策划引导下的全员“海选”模式。

    通过“校园之春”的平台,大学生们找到了快乐、进步,甚至是人生的机遇。组织“校园之春”活动成为学校团组织每年的重要工作,不断的创新要求也给学校团组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不仅使共青团的工作变得务实起来,而且更增加了基层团组织的亲和力、吸引力、凝聚力,成为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有效手段。

    正如西南大学一位学生在毕业感言中写的那样:“校园之春”这场盛大的文化嘉年华,“浅吟低唱中,曾装点那青春的理想和青春的脚步。相信她一定会让一代代青年学子随之成长。”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