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亿元赤字规模是否可怕
按照国际惯例,3%是财政赤字率的警戒线。2007年中国的GDP为24.6万亿元,如果按照9.5%的增长率计算,今年的GDP总额为26.93万亿元;如果明年安排3200亿元财政赤字预算,则意味着财政赤字率上升到接近1.2%,离警戒线赤字率相差1.8个百分点。因此,多数专家认为,3200亿元财政赤字“并不是坏事”。
从经济学上讲,在经济低迷时期,从财政投资角度拉动经济比较有效、比较快的措施,就是利用财政赤字政策扩大投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的赤字财政政策,在上世纪30年代,被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挽救美国经济危机的新政中使用得淋漓尽致,最终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在中国面临经济下滑风险加大情况下,在财政收入减速、拉动内需需要加大投资的此消彼长态势中,通过增发债券刺激投资、增加财政赤字,成为现实选择。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并确定将在两年内扩大投资4万亿元。对此,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曾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影响2009年乃至2010年的预算,部分投资资金将通过扩大赤字来实现。无论从财政赤字国际警戒线来分析,还是从中国经济形势来判断,扩大财政赤字没有风险而且完全必要,没有什么可怕的。
然而,把中国财政赤字由2007年占GDP比重为0.8%扩大到2009年的1.2%,从绝对数上看从2000亿元扩大到3200亿元,增长60%,增速不算慢,格外需要注意的是防止增大通胀压力。一般来说,弥补财政赤字的途径有:动用历年财政结余、增加税收、增加货币发行和发行公债(国债)。但是,一般情况下既然发生财政赤字,历年结余就很少,增加税收局限性很大,惯用的措施是增加货币和发行国债。而增加货币发行必将直接导致通胀,因此,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最佳作法。这是因为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国债具有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发行国债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认购者都有好处,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也最易于为社会公众所接受。显然,中国明年3200亿元赤字都是要发行国债,增加投资的。
但是,国债发行会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当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持有公债时,通过货币乘数会产生通货膨胀效应。中国发行国债,投资者包括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私人投资者。同时,必须认识到,中国巨大并且还在增加的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发行构成不小压力。明年的财政赤字比2005年还多200亿元人民币,而2005年中国外汇储备只有8000亿元美元,现在已经达到了2万亿美元。
因此,在看到3200亿元财政赤字对经济拉动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赤字的上涨速度,以及巨大的外汇储备增大通胀压力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