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2日
星期
我是麦霸

压力面试是否太变态了?

王橙澄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12    [打印] [关闭]
    闹市区的五星级大酒店,二楼的十来间会议室都被这家深圳的大型民营通讯企业包了下来,我被通知到这里参加最后一轮面试,俗称“打boss(老板)”。在此之前,我闯过了该公司一轮笔试、两轮面试、一轮综合测试,一轮英语测试,其中就包括眼下企业招聘中非常流行的压力面试。

    这家深圳的大型民营通讯企业将压力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相结合,将十几名应聘者分为两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就某一问题各自进行讨论,然后两小组进行辩论。此过程中,面试官静观每个应聘者的表现,最后由面试官提问,问题诸如此类:你认为你们小组谁的表现最差?谁倒数第二?为什么?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为什么比倒数第一强?难道你认为自己犯的错误没有倒数第一犯的错误大?等等。问题环环相扣,面试官会抓住任何一个微小的漏洞将质问进行到底。整个面试耗时两个半小时。面试结束的时候,大家都感叹自己终于从地狱回到了人间。

    “百度知道”这样解释“压力面试”:压力面试是指有意制造紧张,以了解求职者将如何面对工作压力的面试。面试人通过提出生硬的、不礼貌的问题故意使候选人感到不舒服,针对某一事项或问题做一连串的发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无法回答。

    身边的许多同学都经历过这样的压力面试,人人皆呼“变态”。

    我的同学蔡芳平时是一个文静温柔的女孩,在压力面试的讨论过程中发言不多,当面试官问她排名时,她把自己排到了最末一位。面试官问她:“你都把自己排到最后一名了,你还会被录用吗?”蔡芳答道:“但是我认为自己很诚实……”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面试官打断:“不要转移话题,你就回答我,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录用自己这样的人吗?”“当时我真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面试结束后蔡芳对我说。

    而有时候,参加面试的同小组成员就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却要在压力面试中互相攻击,甚至从面试表现上升到生活中的性格问题。在广州一家著名洗涤用品公司的压力面试中,两名同学评价小侯“很固执”、“很自私”,这让小侯感到很尴尬:“虽然也知道这只是针对面试表现所作的评价,但还是觉得有点难过。这些都是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学啊!”

    在面试官咄咄逼人的强大压力下,人人只求牺牲他人,保全自己。

    偶尔也有同学进行反抗。一名同学在该家深圳大型通讯企业的压力面试中,中途退出,留下一句“我受不了你们这种无聊的压力面试,我放弃”,扬长而去。可是面对一份好工作的诱惑,我们中能有多少人能这样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个性呢?

    对这样的压力面试,作为求职者的我们常有一种敢怒不敢言的无奈。毕竟生杀大权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何况金融危机之下的就业大气候更是格外寒冷。

    压力面试其实也是个技巧活儿,掌握了这些技巧,通过压力面试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例如在无领导小组讨论时,最好不要争做“领导人”,即使要做也要低调行事,因为“枪打出头鸟”;再如要自告奋勇地争做“时间掌控人”,因为较强的时间观念和控制能力容易获得面试官的青睐等等。如果掌握了这些小技巧,压力面试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考察出一个人的真正能力呢?

    现代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踏入社会,就一定要相互厮杀,拼个你死我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无处不在,展示自我至关重要,但这一切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我认为这也同样适用于地位和心理都并不平等的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