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让粉丝一夜走红
1993年是“四大天王”最为风光的一年,那时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就是“追星族”,包括“四大天王”在内的港台明星成为青少年竞相模仿的对象,尤其是郭富城的休闲西服加中分头,是当时中学男生最时尚的装扮。
当年的报纸记录下了人们追星的疯狂一幕:在“众星关怀耀南宁”的赈灾演唱会上,歌星谭咏麟、李克勤演唱时,狂热的歌迷们不断发出欢呼声、口号声、鼓掌声。一个接一个的追星族奔向台上,对明星进行“轮番轰炸”,明星胸前换了一堆又一堆的鲜花,满脸油红,留下了姑娘们密密匝匝的吻印……一个姑娘手持鲜花,不顾一切地狂奔到台上,不断地吻着谭咏鳞的面颊,并久久拥抱着他不肯放开,直到保安把她推开。
上个世纪90年代的“追星族”是一个时代的记忆。随着娱乐业的发展,新偶像不断涌现,追星族也不断升级,成了娱乐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网络普及之后,追星族开始演变成“粉丝”,“粉丝”是从英文“fans”直译而来,与其他新造的网络词语不同,“粉丝”出现之后,很快就被大众接受、普及。
“粉丝”能如此迅速地走红,电视选秀节目的出现功不可没,在2005年风靡华夏的“超级女声”选秀活动中,与李宇春、周笔畅一起成名的还有“玉米”、“笔迷”、“凉粉”、“盒饭”、“荔枝”们,作为李宇春、周笔畅、张靓影、何洁、黄雅荔的“粉丝”,他们的出现让“粉丝”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而是成了时尚的符号和电视选秀节目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粉丝”参与造星运动,他们的力量不仅决定着一个选手的前途,也成了决定这个选秀节目好坏的标准。
这个节目的赛制为粉丝的角色带来改变的契机,即:一个普通女孩能否成为明星取决于粉丝的投票。粉丝们第一次被赋予这样一种生杀予夺的权利,他们为偶像而战,也就是为自己而战。
在媒体赋予粉丝的这种权利下,粉丝们体现出与“迷乱的群氓”截然不同的形象,也担当起了极具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角色。这使得新生代粉丝显示出可贵的理性和惊人的智慧。
2005年,那场疯狂选秀的同时,让中国的粉丝群体横空出世,各类粉丝团相继组建,职业粉丝也随之出现,粉丝网站更是横空出世。网聚的粉丝的力量越来越大,大到能让一个普通的女孩一夜成名。李宇春走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就是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