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学之友”同行的日子
为筹备此栏目,大约是1981年10月,报社知识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听取意见,请了一些高校和中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专家参加,我有幸忝列。主持座谈会的报社负责人向与会者约稿。那时,我在一所中学教高中化学课,同时担任教导主任。从恢复高考开始,就不断有朋友——有的是青年本人,有的是家长为孩子来找我补课;其间,我还受邀在一所补习学校的高考班为社会青年上课。那时的补课费很微薄,而给找上门的学生补课则完全是义务的。我深为社会青年渴求知识、希望抓住机遇深造的热情所感动。所以,座谈会后,我兴奋地写了一首小诗“写给自学的朋友们”寄给了报社。
在一个淅淅沥沥下着秋雨的傍晚,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编辑撑着伞到我家来找我。来者就是当时任报社知识部主任的吴学林。我当时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到补校上课,找到我也不容易。吴学林来了三次才遇上我,这让我十分感动。老吴说,你的小诗收到了,写得不错,“自学之友”就要出刊,准备用它做“发刊词”,只是不署你的名,并且把题目改作《自学之友的话》,想征求你的意见。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这就是我与“自学之友”同行的开端。而后,我开始为其撰写化学学科的辅导材料,比如“石灰石的变迁”、“建起自己的化学实验室”、“什么是量子”等等,一连写了几十篇。后来,又在吴学林的邀请下,做了该栏目的兼职编辑,并且为“自学之友”的“钟鼓篇”写一些言论。1985年,“自学之友”把这些言论结集出版了一本《和青年朋友谈自学》,我的文章也有幸收入其中。
“自学之友”很受欢迎,被读者称为良师益友,特别是它所举办的知识竞赛异常火爆。我周围的自学青年得到了双重的益处。请想想看,在给他们辅导时,每每可以说“昨天的《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相关的资料,可供参考——那篇文章是我写的”时,我和我的学生会何等兴奋!这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对于教师是,对于学生,也是。
在我辅导的自学青年中,许多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1983年,我辅导的最后一拨儿5个社会青年,分别考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大医学院、农业大学和师范大学。这也为我与“自学之友”的同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后,因为工作变化,我不再做社会“辅导”的事情了。
我想,自学青年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好时代。我岂不也是幸运的?与“自学之友”同行,不也是我的机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