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图报,深圳有大爱
GDP从1979 年的1.79 亿元增长到2007 年的6765.41亿元,年均增长26.9%,经济总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7年达到24870元,居全国内地大城市第一位;
在2008年一项《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深圳在城市能力、城市活力、城市潜力3项指标系统排名中均为第一。
28年间,深圳累计向中央上划各项税收8338亿元;2007年,深圳上划中央收入2112亿元,相当于2000年的深圳全市GDP总量。
“深圳是全国的深圳”,这是在深圳耳熟能详、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深圳28年的辉煌成就,倾注着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凝聚着兄弟省份和全国各方面大力支持的深情厚谊。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8周年之际,深圳愈发深切感念全国上下对深圳的殷切关爱与无私支援,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拍板确定的鲜明主题是“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
深圳,是一个爱心飞扬的城市。深圳,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城市。深圳把感恩与回报写在城市的旗帜上。
厚爱建设者,持续5年开展“关爱行动”
深圳劳动局长管林根网上发帖救癌症女的故事在深圳的外来务工者中间传为佳话。
“……请政府救救我,我还要继续为特区建设作贡献……”2007年元宵佳节,深圳市劳动保障局劳动力资源管理处处长李卓收到了一名打工女的一条求救短信。
女工名叫邓婉茹,1993年她19岁的时候就从老家广东河源来深圳打工了。由于表现出色,2005年1月她被评为深圳市第二届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与当选的98名外来建设者一起身披绶带,受到了表彰,还破格落户深圳。也就是在这一年,她打工的企业倒闭了。祸不单行,2005年11月她的脖子长了个大包,整天发低烧,经深圳的医院确诊为恶性淋巴肿瘤,一年中进行了11次化疗,治疗费花了20多万元。化疗结果并不理想,医生告知她,要保住性命还有一线希望,就是立即进行骨髓移植。邓婉茹是幸运的,她的两个弟弟都完全符合捐髓条件。然而,手术费用要30多万元,邓婉茹只有3万元的积蓄,她的父亲已经60岁了,在老家每月退休金只有400多元。没有钱支付手术费,邓婉茹已经绝望了,她在着手整理自己的“遗物”时,翻出了一张她参加第二届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表彰时留下的深圳市劳动保障局李卓处长的名片,她怀着求生的欲望发了一条短信。接到短信的李卓立即将短信转发给局长管林根,管林根立刻召开局领导会议,迅速作出决定:邓婉茹是数百万来深建设者的杰出代表,劳动保障局一定要尽全力挽救她的生命!经核实,邓婉茹在下岗之后医疗保险缴费中断,不能享受医保住院待遇。
管林根说:“劳动保障局的职能,就是要保障农民工的权益,是农民工的娘家。我是劳动保障局的局长,就应该为农民工说话,为农民工服务!”于是,管林根在网上发帖“救救癌症女工”……
倡议帖发出后,一位市领导马上委托其秘书送来了1000元捐款;第二届优秀外来工建设者赵丞金也捐款1000元;还有不少小孩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管林根一边组织网上捐款,一边组织局里为邓婉茹内部募捐。劳动保障局一上午募集捐款6万元,他们又在深圳首届百名优秀外来女员工表彰大会上进行募捐,现场又募得善款9.5万元,累计各界捐款共计34.20万元。邓婉茹的医疗费用解决了,她成功地进行了骨髓移植!邓婉茹逢人就说:是深圳这个温暖的城市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深圳是一座与外来劳务工同心同德、共生共荣的城市。800万名农民工在这块热土挥洒着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智慧,同样得到了这座城市的敬重和感恩。
——深圳制定的“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首次将劳务工工伤保险参保率、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职工培训人均学时数等有关农民工的劳动保障净福利指标纳入指标体系。
——深圳户口,曾是多少农民工的梦想。从2004年开始,深圳招调工政策在全国率先向农民工技能人才敞开大门,真正实现“英雄不问出处”,明确规定了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农民工,在办理入户深圳的同时可以办理“农转非”手续。在2007年举行的百万农民工技能大比武活动中,还采用直接下达指标引进的办法,使1000多名优秀农民工户口调入,成为深圳人。
——深圳成立了全国首个专门救助劳务工的专项基金“劳务工关爱基金”,专门为非深户劳务工在深遭遇重大疾病提供救助。截至2008年11月,“劳务工关爱基金”仅在资助重疾劳务工方面就达到730人次,资助人民币656万元,被劳务工称作雪中送炭的“救命钱”。
——为了让农民工病有所医,2005年3月,深圳率先推出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并实施“低缴费、广覆盖、保基本”的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每月企业交8元,劳务工交4元,共12元,既保门诊,又保住院,目前参保人数已达440多万人。同时,率先实现了工伤保险“全覆盖”,截至今年8月,参加工伤保险人数820.9万人,其中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757.59万人,成为全国参保人数最多的城市。
——农民工在深圳养老也并不是梦想。目前,全市养老保险参保488.55万人,其中非深户(农民工)参保369.83万人,占总参保人数的75.7%。已有200多名农民工在深退休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平均每月领取养老金1298元。
——在深圳就读的18岁以下的农民工子女也被纳入少儿医疗保险,享受跟户籍员工子女一样的医疗待遇。少儿家庭每年每人只需交75元,即可保少儿住院和大病门诊,少儿家庭只要每月支付6.25元,就能使孩子得到医疗保障。
今年11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上,深圳获奖的比例在全国最高。
深圳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4家单位被评为先进集体,陈华瑞等10名来深建设者获评全国优秀农民工。
深圳有一项活动叫“关爱行动”,“灵感”来自于每年春节前后的“送温暖”活动。第一届关爱行动于2003年12月18日启动,2004年2月18日成功落幕。从此“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就成为深圳人的“爱心宣言”。深圳关爱行动组委会由市委书记、市长任主任,副市长任副主任,下设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由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等15家单位承办。关爱行动持续开展了5年,先后有上千万人参加了关爱活动,社会各界开展的活动多达2500多项,涌现出丛飞等一大批爱心人物。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深圳“关爱行动”进行了分析。他说:深圳移民人口占绝大多数,人际关系比较疏松,各个阶层的交流也很少。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加强人际交流与沟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按照现代社会学、政治学的观点,社会正义就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关爱行动”实际上也是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的一种形式,促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正义,缓解了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清华大学课题组问卷调查表明,市民认为“关爱行动”效果“很好”和“比较好”的达73.8%,认为应持续下去的达83%。《深圳关爱行动调研报告》评价道:深圳“关爱行动”探索的“社会救助民间组织模式”,在全国是个创举,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创新社会主义社会救助模式的基本思路相吻合。深圳市文明指数显示年均增长率达9.04%,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慈善已成为深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名身患癌症的危重病人,率领全厂1000多名员工加入义工团体、先后资助两百多名贫困儿童读书,他就是东胜电子厂的董事长、深圳市“文明市民”承明。
1969年年初,年仅15岁的承明从上海的一所中学初中毕业,来到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插队,生产队年景不好,一天的口粮只有2两小米。承明插队的生产队队长名叫曾庆发,也是承明的房东。他看到承明饿得面黄肌瘦,有时就把家里换煤油灯灯油的鸡蛋塞给承明,承明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时就暗暗发誓以后要好好报答这位恩人。1979年,身在香港的母亲为承明办好了移居香港的手续。1998年10月,45岁的承明终于在深圳办起了一家电机厂,到2002年东胜电机厂以强大的实力跨入粤港电机行业十强行列,年产值超过亿元。
2002年,事业有成的承明带着近10万元巨款回到当年插队的村庄。他当年的房东曾庆发一家日子过得很艰难,曾庆发的儿子曾凡庭的脑部因故被砸伤,儿媳则患上重度肌肉无力的病,大孙女曾祥娟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小孙女才读到小学三年级就无钱继续读书。承明把曾庆发的两个孙女带到深圳,安排大的在他厂里打工,小的进学校读书。现在,曾祥娟已成为工厂生产工程部的技术员。
承明不止一次地对他的朋友们说:“我的人生有两件最重要的事要办,一个是要让我倾注心血的东胜电机厂发展壮大,另一个就是要在我55岁开始,每年到贫困地区捐建5所希望小学,到75岁时,我可以建成100所希望小学,然后再光荣退休。”然而,2005年8月,承明刚刚53岁,灾难残酷地降临到了他的头上——承明患了恶性程度很高的神经内分泌未分化小细胞肠癌。医生说这种病的患者,生存时限最短不足3个月,最长也不到3年。承明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看到10所由我捐建的希望小学落成!”
2006年8月,承明投资30万在贵州毕节纳雍捐建的第一所“承明希望小学”落成,那里的偏远山村诞生了有史以来第一所学校,150多名孩子再也不用翻山越岭跑出几十里山路去上学了。2008年2月28日,他捐建第二所“承明希望小学”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的一个村庄落成。
慈善正成为深圳这座城市的一种社会风气,一种时尚,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更可贵的是慈善在深圳“80后”、“90后”的新生代中继承和延续。生动的故事能讲出一连串儿:
——1987年在深圳出生长大的“80后”留英小伙子罗海岳,从去年开始,每当寒暑假就从英国伦敦回国,深入到川藏偏远山区考察,并发起助学计划,行程4000多公里,动员1000多名留学生加入爱心行动,目前已资助131名山区孩子实现继续读书的梦想。
——留学加拿大的黄韬、陈家荣等3名深圳孩子,组织了“助学支教万里行”活动,用筹集的16万元捐款在贵州苗陇乡,建造了一栋3层的校舍,可容纳130多名学生。
——2007年6月,即将前往美国留学的中学生欧洁瑜、庄健仪、崔丹霞、庄彦莉、郭小茉、康炜颖、庄鸣真,组成了“游子交流团”,通过义卖等形式筹建希望小学,最终筹集到了40多万元,为西北黄羊川西窑修建了“希望小学”。
今年12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华慈善大会上,深圳摘得一串儿慈善奖章,21个企业、个人及项目获奖,成为全国获奖最多的城市。深圳市把慈善事业延伸到基层,建立起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慈善组织网络,6个行政区全部成立慈善会,构建与各区慈善会在救助和募捐活动中的纵向联动机制,不断延伸工作触角,完善慈善物资募集和发放网络,在全市各街道和各社区成立629个慈善捐赠网点,极大地方便市民日常捐赠,并形成长效机制。
深圳人满怀感恩之心,通过慈善救助回报全国。据不完全统计,1988至2000年,深圳共向国内各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4.3亿元。2005年,在“印度洋海啸”赈灾募捐中,共募集捐款3000多万元。2005年6月,广东部分地区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深圳市共募集善款8050万元。2006年7月,韶关、河源、潮州等地连续发生重大水灾,全市募集救灾款9600万元。
抗震救灾捐赠18亿
居全国城市之冠
2008年11月24日,陇南市武都区马营乡梁干村后沟自然村的104户村民欢天喜地迎接“深圳亲人”的到来。深圳市抗震救灾对口支援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张文、副总指挥李廷忠等,冒着零下2摄氏度的严寒,踩着积雪和稀泥,翻越3个多小时的山路,把104个每个存有1万元的存折和26万元的支票送到村民和村干部手中。“深圳人真是我们的亲人啊!”五保户王德奎拿着刚刚发到手的存折和棉被,拉着深圳人的手激动地说:“自从房子在地震中倒塌之后,我们就一直住在帐篷里,现在天气冷了,深圳人送来了建房款和棉被,真是雪中送炭啊!”在“5·12”大地震中,这个村104户村民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由于交通条件恶劣,施工机械无法进场,当地政府决定后沟村由整村重建改为村民自建,深圳人给送来了130万元的重建家园专门经费。
深圳人把感恩回报写在城市的旗帜上,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行动中。无论是在抗震救灾、抗击雪灾慈善捐助的会场,到处都活跃着深圳人的身影。特别是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深圳人挺身而出,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捐物。截至今年11月21日,市民政、慈善、红十字会等单位共募集捐款超过13.7亿元,深圳市企业和个人直接向国家和地震灾区的民政、慈善公益等单位捐款超过4.3亿元,合计超过18亿元,居全国城市之冠。累计捐赠棉衣、棉被、帐篷、食品等物资超过770万件(箱)。
震后对口援建,深圳从四川转战甘肃。深圳市援建四川省德阳什邡的11398套(间)、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过渡安置房,于今年6月22日移交当地,成为全国援建四川灾区第一个最大规模整体移交安置房的城市。
根据中央和广东省的安排,深圳市负责对口支援甘肃省受灾严重的陇南市文县、康县、武都区和甘南州舟曲县三县一区,对口支援时间为3年。接到中央任务的第一时间,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到甘肃实地了解灾情,商讨对口援建方案。7月9日再次随同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一同,深入甘肃陇南灾区。对口支援工作启动半年来,深圳市委7次召开常委会议,3次召开政府常务会。深圳通过压缩行政开支,取消重大庆典等方式,全年实际安排甘肃三县一区对口支援专项资金10.5亿元。深圳市对口支援一线工作人员1343人,先后在陇南市举办了3场大型劳务招聘会,招聘了3040人在深圳175家企业稳定就业,另有1518人签订了就业意向书,明年春节后赴深就业;还派出58名支教志愿者在陇南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27名志愿医疗者对文县1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应急救护培训;派出10名医务工作者到陇南市医疗机构挂职,甘肃卫生部门选派受灾地区的50名医务到深圳进修;深圳在陇南举行了农产品采购仪式,签订协议45份,货值3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