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因为天冷就翘课
随手摁掉闪着“起床上课”四个大字的闹钟,齐绩勉力撑开眼皮望了一眼白雾蒙蒙的窗外,模模糊糊中,高大的胡杨树似乎正把枝条左右甩动出接近180度的摆幅,强风击打玻璃发出的颤音又催着她的眼皮在无意识中沉重地阖上。
不同于平常,宿舍里本应准时响起的窸窸窣窣的穿衣下床出门洗漱声也几乎完全消失了,齐绩略感放心地睡在令人宽慰的静谧中。
与此同时,担负早上第一堂课的老师对着只有1/3上座率的课堂犹豫着要不要点名。铃声响起时,只有教室前排端坐着几个四季雷打不动的上课“钉子户”。随着阳光逐渐爬满窗户,教室的后门频频开关,陆陆续续有迟到的学生进来。
校园论坛上一篇题为《天冷了,又到一年翘课时》的帖子迅速被顶上十大,ID为“小草怕吹”的学生在回帖中写道:“北风那个吹啊,小草那个飞啊,天可真—凉啦,众所周知,人类在这种情况下会渴望窝在温暖的寝室里听着音乐上网聊天看电影的嘛!所以我就义无反顾地翘回来了,嘿嘿……”
但齐绩做不到这么“义无反顾”,摁掉闹钟以后的睡眠更像一场充满矛盾艰辛的争夺战,“挣扎着起床就可以逃离这个战场,可是好像有只手把我牢牢地拽在被窝里一样。”齐绩说。
室友小和也深有同感:“哪能因为天冷就翘课呢?但气温一低,好像身体里的催化酶都失活了一样,就是提不起精神起床,也鼓不起顶着寒风按时上课的勇气。”小和为此有些苦恼,但看看同样蜷曲在被窝里的同志们,心里就释然了。
“大家相互一问,都说不去了。”小和讪讪地笑着吐吐舌头。
“很多动物都有冬眠的习惯,我们知道这是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其实人身上也残留着这样的痕迹,虽然不至于冬眠,但在冬天,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收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再加上外界空气湿度较小,人们的活动水平会自然地降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高艳说。
“待在室内有助于保持体温,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反应是进化适应的产物,冬天容易赖床并且很可能在集体默认促动下演变成翘课的实际行为是可以解释的。”
但建构高度复杂的人类社会与野生的动物世界不同,像狗熊或者青蛙一样放纵自己“冬眠”显然不是最佳选择。
“即使撇开传统观点对于学生道德和义务上的批评,因天冷翘课后产生的自责、愧疚等情绪其实也是对自身心理能量的一种消耗。”高艳说,“北方冬季漫长,长期因天冷而翘课或缺课很可能在日积月累中从单纯的心理负担演变成事实上的学业压力,从而给心理健康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有一些小办法有助于消除这种适应不良,高艳建议说:“冬天需要更多的睡眠为身体运转积蓄能量,所以试着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更早地上床休息,在床头为自己准备一杯热水或能量饮料,都会有一定效果。”
醒来时还可以先在床上做一些伸展肢体的小运动,学会积极地放松,例如深呼吸和五指的抓握松开练习都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配合一些心理暗示,淡化外界不良环境带来的影响,告诉自己一切没什么大不了的,跟往常一样,甩甩脑袋,起床上课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