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6日
星期

高速公路改变中国

——读《国家大道•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纪实》
周行易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16    [打印] [关闭]
    蔡桂林的《国家大道·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纪实》,是第一部全面记录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历程的长篇纪实作品。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高速公路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突飞猛进,至1980年,全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20万公里。然而,此时,在世界高速公路热闹非凡的盛宴上没有中国的座次。

    1984年12月21日,总投资1.5亿元、日后被称为“沪嘉高速”的工程建设拉开序幕。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1988年10月31日,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中国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从秦驰道的壮美到汉丝绸之路的辽远,从唐、宋御道的辉煌到明、清官道的璀璨,中华民族数千年路的文明史,浓缩在“沪嘉高速”优美的弧度里。

    14年前,当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桥设想第一次摆上桌面时,一位外国专家不客气地说:“在杭州湾上架设大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坦率地讲,我们要做的可能是研究不可行性报告,而不是可行性报告。”专家的担忧不无道理。作为举世闻名的三大强潮海湾之一的杭州湾,浪高、流急、潮差大,且流向紊乱,小气候变化无常,一年中能在海上施工的时间只有180天;海底还有30多米深的砂性淤泥层,南岸还有大量的浅层天然气,一打桩随时会喷涌而出……施工难度之大举世罕见。2002年5月,带着技术难题,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考察团来到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家世界著名桥梁建筑公司。当考察团把浅层天然气打桩施工、滩涂区架梁等难题介绍完毕后,世界一流桥梁专家们一时集体“失语”。

    中国海湾桥梁的命运就这样结束吗?既然外方专家靠不上,就靠我们自己!十余年间,跨海大桥的建设者们不畏艰险,不惧困苦,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随着2007年6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全线贯通,六项“第一”载入世界桥梁建造史册。

    拼搏、创新、开拓、奉献,是这些最可宝贵的民族精神成就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样的人间奇迹,成就了中国高速公路惊世的高速发展。

    高速公路曾经改变了世界上所有文明国家,现在,它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改变着中国。原来人们选择工作、选择配偶、选择居住地,“距离”都是需要优先考量的因素。现在,高速公路使“距离”不再是生活中难以克服的障碍,人们的时空观改变了。空间因“路”而变得越来越大,视野、见识、交际圈……也因此越来越大,人“心”也越来越大,机会也越来越大,在这种“越来越大”中人自身的发展得到了促进。

    在高速公路的条件下,传统意义上的“移民”概念发生了变化,借助于高速公路,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地“移动”,任何“移动”的人都可以经常地、频繁地往返于故乡与生活地之间。

    城市因移民而人口骤增,日益拥挤,生活成本因此大为提高;而乡村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这里的空气、环境远非城市、城镇可比,于是,“逆移民”的情况出现了:大城市往小城市、往乡村移民。这可能是今后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趋势。

    不断发达的高速公路正造就出另一道别样的风景,并渐成潮流:在A地拥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居所,但在B地同时拥有属于自己的住处,节假日或周末穿梭在A、B两地。这样的“新式移民”依靠高速公路团圆,利用高速公路迁徙,从中体验别样的生活情趣。中国人很重视的“家”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家大道,让“家”与高速公路相联。

    《国家大道·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纪实》

    蔡桂林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出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