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6日
星期

“80后”唱响京剧新腔新韵

本报记者 吴晓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16    [打印] [关闭]

    马力:梨园行里小“海归”

    12月13日晚,第6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的第6场决赛上,马力是第2个出场的老生。舞台下戴着眼睛,看上去文质彬彬、青春时尚的马力,一经勾脸挂髯、披袍蹬靴,转眼间就成了《文昭关》里老成持重的伍子胥。

    马力是梨园行里为数不多的“海归”。26岁的年龄,有18年时间都在“上学”。9岁进黑龙江省戏校,11岁上北京戏校,7年的中专学习结束后,又开始了中国戏曲学院4年的本科,2003年考进中国京剧院一团也就是现在的国家京剧院,仅仅两年后,马力就抛下“铁饭碗”,跑美国深造去了。理由是,戏曲行当的人大都是从小学戏,文化知识不够扎实,“我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和这个社会脱节了。”马力说。可2006年,听说中国戏曲学院新开设了MFA(专业艺术硕士)班,马力又从大洋彼岸飞了回来,这回的理由是:不出门不知道自家的东西有多好。

    在马力看来,京剧的传承来自从小接受的口传身授的方式,讲究的是一板一眼,在舞台上不知要磨多少年才能磨出些许灵气。而京剧舞台上一桌二椅、千军万马的程式化和虚拟性,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这门古老艺术和现代观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作为国粹,京剧一定要与时俱进、顺应潮流。”马力认为,针对不同层面的观众,京剧也要像音乐剧一样有大制作、小剧场之分,拿他这回参赛的《文昭关》来说,就是一出传统流派特征非常明显的纯粹骨子老戏,属于只可继承不太可以发展的一类,而一些新编戏却有着相当广阔的创新空间。

    “台上台下两个人”,这是马力向往的生活,也是他们这批京剧“80后”和前辈们截然不同的地方。平时除了演出、练功,马力把大把的时间交给了健身房和网球场,上上网,写点儿心情随笔什么的,也是他喜欢的休闲方式。

    而戏曲依旧是马力生活里最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其实,马力的一家三口就是一台戏,父亲曾是当红的评剧小生,母亲是评剧花旦,而在众多的行当里,马力偏偏对京剧老生情有独钟,多年来一直师从“余(叔岩)”、“杨(宝森)”流派。离MFA毕业还有半年,虽然在当今多元的社会中,京剧乃至中国戏曲的市场有些暗淡,马力却很乐观:“京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的值得有一批人去好好珍惜和传承。”

    张馨月:京剧一碰就上瘾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坐在中央电视台1000平方米演播室外,张馨月笑着这样调侃自己。今年已经是这个“80后”小女子第3次参加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了,但这次和她一起赶赴决赛“考场”的,还有同在北京京剧院的老公杜吉吉。杜吉吉参加的是老生组的角逐,夫妻俩的比赛时间相差4天。

    青衣从来都是“青京赛”上最庞大的一支队伍,而今年的竞争更为激烈。毕竟,在18位青衣里脱颖而出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张馨月这次选唱的是《宝莲灯》中的一折《二堂会子》,“对决赛现场来说,应该是挺温的一出戏。”积极参加每届“青京赛”,除了想得奖,张馨月还有个“私心杂念”:欣赏其他选手带来的平时难得一见的好戏。在自己大饱眼福的同时,她也想让大家眼前一亮。

    1980年出生的张馨月,是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京剧研究生,梅派再传弟子,梅葆玖之徒。12岁学戏,在行当里算是很晚的了,可张馨月好像天生就是唱戏这块料,《贵妃醉酒》、《凤还巢》、《生死恨》、《霸王别姬》、《天女散花》、《穆桂英挂帅》、《宇宙锋》及现代京剧《红灯记》等多部梅派代表作,现在已成了张馨月的拿手好戏。几年下来,张馨月的艺术简历上已经写满了全国艺术新人选拔赛京剧金奖、文化部优秀青年京剧演员展演二等奖等各种荣誉,参加各类演出已达900余场,是名副其实的“年轻的老演员”了。

    其实张馨月的很多机遇都是她救场救出来的。在一次迎春京剧晚会上,当日扮演《大登殿》中王宝钏的天津“梅派”名家李经文因当地有重要任务不能来京,临时被抓代演的张馨月与比她大几十岁、舞台经验丰富的李崇善、尚慧敏、林雅雯同台,竟从台风、扮相、气质、演唱等方面毫不逊色。还有一次,梅兰芳剧团复排《洛神赋》,主演病了,甄宓的角色被“临阵换将”落在了张馨月的肩上。凭着平日在排练场的认真观摩和潜心揣摩,张馨月竟然通过短短两三天排练就登上舞台。

    按说,家里有一个演员就基本上不能指望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了,更何况两个人都要满天飞着去演出。前些时候,张馨月在美国,老公杜吉吉在台湾,家里空了足有一个月。“一年里能有半年时间在家就不错了。”张馨月说,即使在家,两个人也净开京剧艺术研讨会了,你挑我的错,我找你的毛病,整天就专业这点事儿,连吵架都没有别的理由。“京剧一碰就上瘾。”张馨月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