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6日
星期
身边的点滴变迁
——本报记者触摸改革开放30年

一烟摊撼动一制度

本报记者 从玉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16    [打印] [关闭]
    【关键词】 人才流动

    新中国首位兽医外科博士王宗明,身着干净挺括的中山服,远远站着。人们一层层围上来,不是为了聆听报告,而是从他手里买到一包烟。这是1988年9月12日,东北农学院发生的一幕。

    博士摆烟摊,着实出于无奈。1988年,王宗明获博士学位,他联系好了到西南民族学院教书。可两万元“出省费”拦住了这个口袋里只有100元的小伙子。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成为全国热点。黑龙江省副省长专门开会研究此事,最后校方让步,王宗明这才如愿去了西南民族学院。

    一个烟摊撼动了一个制度。“王宗明”式的尴尬,14年后才彻底消失。2002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文,近20年的出省费制度被废止。

    曾经的中国首富刘永行对此深有同感,当年他的辞职报告也摆在四川省副省长的桌子上。

    1982年,他们弟兄4人辞去公职到农村创业,人们都说他们铁饭碗不要,去养鹌鹑,简直疯了。辞职报告一层一层的打,一直打到副省长那里才有了确切的批示。也许没有副省长一句话,就没有今天的亿万富翁。

    全国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韩光耀回忆,我国第一次人才大流动,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但流动必须“正向”,即从国企流向集体企业、从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从内地流向边疆。

    在如今这个跳槽成风的年代,“跳跳”一族是很难理解“王宗明”式的悲剧的,“人是不是商品,该不该流动”的争论早成了老黄历,人们不再看重“一纸定命运”的传统人事档案,出省费、福利房、户口等这些捆绑人才的绳索,一一断裂。

    “我跳,我跳,我跳跳跳!”成了当下很多人才招聘网站的广告词。年轻人见面,不再是招呼:“吃了吗?”而是“跳了吗?”

    当年孔雀东南飞,人才南下的盛况,不再成为新闻,“良禽择木而栖”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

    编号“003”——北京现存最早的一份人才档案管理协议,被国家博物馆收藏。那些关于人才流动的痛苦记忆,正在人们心里褪去。

    今年9月6日,东北农业大学(原东北农学院)举办60周年校庆,人们希望见到20年前离开母校的“摆烟摊”博士——王宗明。可惜,他“流动”得太远了,他漂洋过海,远在加拿大。

    “树挪死,人挪活。”人才流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转移一样,是人的解放。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