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店中看风景
咖啡色贝雷帽、黑色披肩直发,脚边一个大大的“很不淑女”的藏蓝色布口袋,已经塞进了好几本书。处在人群当中,钟芳玲很是显眼。
从台湾大学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这个台湾女子原本的专业是哲学,在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相交十年之后,却发现自己更喜欢书,便弃哲学而入书业。
一般爱书人对于阅读,不至于到如此专注痴狂的地步。钟芳玲的家里,客厅、餐厅、厨房、卧室、浴室、储藏室……全都有书。她的茶杯、像框、花瓶甚至领带,也多是以书为造型或图案。
经常穿梭于各个国家之间,钟芳玲只喜欢搭乘某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并非该公司的服务比较亲切,或餐点特别可口。而是因为这家公司常在飞机上提供与阅读有关的杂志和报纸,她能从中得到许多惊喜:一则精彩书评、一页创意十足的广告文案、一篇关于即将到达城市的独特书店的报道。
若是在台北搭计程车,书则另有功效。钟芳玲打趣地说,“台北的计程车司机跟北京的计程车司机真的有一拼,特爱讲政治,经常问你是哪一党的,你要选谁呀,把人搞得很烦。我就把书一摊,开始阅读,然后就没人烦你了,哈哈。”
如果只是喜欢阅读,钟芳玲不会这么特别。那些富有个性的独立书店,才是钟芳玲的最爱。
如今,在旧金山定居的钟芳玲,逛书店像是成了专职,而且是逛遍全世界的书店。在没有任何人资助的情况下,钟芳玲一个人,从美国西岸到东岸,从英国伦敦到德国法兰克福,逛了全世界2000多家书店。
对许多人来说,书店就只是买书的地方,“和去鞋店买鞋,服装店买衣服没什么两样”。钟芳玲却不仅要逛,还要认识那家店的老板,跟人家聊书店的故事。于是,无数趣闻故事接踵而至。
英国威尔士的偏远小镇“黑昂歪”,布满二手书店,是世界上第一个书镇。1977年的愚人节这天,创始人查理.布斯煞有介事地发表独立宣言和国歌,自封查理王,同时任命他的爱马为首相。另外还发行护照和出售爵位,直到今天还有人寄钱来购买。
在伦敦,有个家庭主妇热爱烹饪,却苦于找不到好的烹饪书,便决定自己开一家“厨师书店”。书店设在最著名的波多贝娄生鲜鱼肉蔬果市场旁边。为了防止作者胡说八道,还在店中设置厨房,供人尝试烹煮书中菜式。
而在拉斯维加斯,有人专为不断来输钱的人们开了一家“赌徒书店”,教授赌博知识。创办人是曾经服务于赌场的楼面经理和会计。
逛遍诸多有趣的书店,钟芳玲也因此而出名。十年前,钟芳玲出了她的第一本书,取名《书店风景》。由于书中记录的那些书店“太过美丽”,许多人读过后,都萌生了开家小书店的想法。
总有人问她,最喜欢哪家书店?“太难的问题了,等于问一个很喜欢时装的女孩子,她最喜欢衣柜里哪一件衣服,岂不是很为难我?”她回答。
如今,由于连锁书店和网络购书的冲击,这些独立书店的生存状况欠佳。她走访过的纽约“爱狗人书店”已经关门,欧洲最大的女性书店“银月”,也仅存名号。
于是,钟芳玲为十年前的这本《书店风景》,出了本“增订版”,记录下更多独立书店的现状。在书的后续笔记里,多了像美国北加州年过半百的“凯普勒”书店亏损倒闭后的“复活”故事,以及世界第一家同性恋书店“王尔德”开创三十多年来的起伏。
采访钟芳玲的那个晚上,我们在北京的寒风里穿街走巷,换了三个地方——三里屯“书虫”、世贸天阶“时尚廊”、建外SOHO“光合作用”,三家都是书店。
此前,钟芳铃走访的范围,多是欧美国家。北京是她第二次来,所以她得“抓紧时间”。这个台湾女子的旅行,已经完完全全与书店纠缠在了一起。
晚上近10点,我们才在“光合作用”书店旁边的一家咖啡馆里坐定。逛了三个多小时的书店,钟芳玲却毫无倦意,“对于我来说,逛书店,就好像鱼儿在水中游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