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星期

一只剥开科学坚果的松鼠

本报记者 王波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17    [打印] [关闭]
    在学校时,嵇晓华是一个生活低调而小心翼翼的神经生物学博士,但在国内的科学传播圈子里,他却是小有名气的“姬十三”。如今,他创办的“科学松鼠会”,已经成为国内最为活跃的科普作者博客群体。他和他的朋友们,正在剥去科学那层“坚硬”的外壳,让它变得更加有趣——

    有人要他选择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姬十三选择了“闷骚”,“因为松鼠会的很多人都这么形容我。”他笑着说,看上去有些腼腆。

    他口中的“松鼠会”,是一群爱好科学写作和传播的人自发聚集在一起的松散组织,创始人正是姬十三。他们从今年4月开始,写着这个名为“科学松鼠会”的群体博客。

    在前不久德国举行的全球博客大赛上,这个诞生不久的博客,获得了“最佳国际博客公众奖”和“最佳中文博客公众奖”。在这些博客作者当中,既有国内一些主要科普期刊的编辑记者、科学写作者和译者,也有散布在国内外的一些对科学感兴趣的白领和学生。

    在一家科学网站做编辑的神经生物学博士姬十三,只是其中一个,不过也是最勤奋的一个。

    “下班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关掉松鼠会博客,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松鼠会博客。”刚刚下班的姬十三,扒完饭盒里的最后一口饭说。

    盒饭是他从楼下不远的超市买的,顺带买了一些方便面和面包。所谓的“家”,是他每月花1600元租来的小房间。在朋友眼里,姬十三原本是个很注重生活品味的人。不过,最近姬十三顾不上这些了。

    “我要上班,要跟人谈有关松鼠会的合作,要去上海举行看片会,还要给一批杂志写专栏。”他掰着手指边数边说。接下来,他还要为参加周末在上海召开的首届全国科普网络研讨会做准备,“需要在家里‘宅’两天”。

    由于常常在深夜码完字后,“把衣服扔到地上,倒头就睡”,房间里有些凌乱,唯独书架上的六排书和地上的几摞杂志,摆得整整齐齐。

    这些与科学有关的书和杂志,绝大部分是2004年秋天以后才与姬十三结缘。在此之前,“姬十三”这个名字,在科学传播圈并不存在。走在复旦大学校园里的,只是神经生物学博士一年级学生嵇晓华,在同学们看来,他是个“有点文艺气质的理工男”。

    往前再数8年,校园文学日渐衰落,写诗的兄弟纷纷离去,刚刚进入大学生物系的浙江男生嵇晓华,则时常闷头不语写点儿新诗,无奈“上不了台面”,只是悄悄留给自己看。

    2004年秋天,已是博士生的嵇晓华,有了“写点儿东西”的冲动。他把一篇论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署名“姬十三”,群发到很多杂志编辑的电子邮箱里。

    整整两个月,嵇晓华一边在实验室做实验,一边等待着与“姬十三”有关的消息,但一切杳无音讯。

    就在他觉得“应当放弃幻想”之时,一份科学杂志的主编,给“姬十三”回了一封信,重新燃起了嵇晓华的希望。这个被认为“可以培养一下”的博士生,很快又给这个主编寄去了一篇关于时间感知的文章,“姬十三”这个名字很快变成了铅字。

    他的科普写作之路,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复旦大学校园的最后3年里,他是一边做实验写论文,一边熬夜写科学文章的博士嵇晓华;而在科学写作和传播的圈子里,他是渐渐被人所知的姬十三。

    《新发现》《三联生活周刊》等一些刊登科学文章的杂志盯上了他,写诗时的惨淡局面就此扭转。约稿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不擅言语的人,便闷头给十多家报纸杂志写文章;他很享受这种被人约稿的日子,同时,他还以幽默的语言,主持着一家杂志的科学问答栏目。

    这给姬十三带来了不少读者粉丝。在某大报科学版的一个编辑看来,姬十三是“国内少有的把科学文章写得如此生动有趣的人”,每次收到别人寄来的杂志时,她大多只挑姬十三的文章看。也有读者评价,这个姬十三,总是会写一些“给人挠痒痒并且挠得很舒服的文字”。

    在姬十三参加一些活动时,甚至有读者专程前来目睹这个人的样子。他们很无奈地发现,这个人大部分时间很“闷”,在公开场合常常害羞,半天挤不出几句话。

    “啊呀呀,简直可以当得上当今的最高评价——两个字:闷骚。”有读者在网上忍不住评价道。

    只是,当时在科学传播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的姬十三,一旦回到校园里,还是那个生活低调而小心翼翼的嵇晓华。“我一直瞒着导师,怕他说我不务正业,影响做实验。”他回忆说。

    知道他在给报纸杂志写科学文章的博士同学,则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在他们的眼里,每年从一些科学杂志拿到两万多元稿费的嵇晓华,“日子过得比其他人要舒服”。

    博士毕业之际,当其他同学正忙于找工作或申请出国进行博士后研究时,已与生物专业打了10年交道的嵇晓华,决定“遵从自己的兴趣”,不从事科研也不找工作,做一个“睡到自然醒”的自由撰稿人。

    这个决定,在班里和家里都引起了小小的骚动。他的导师直到毕业时才知道,自己这个少言寡语的弟子,在科学传播圈里已经有了一点点“江湖地位”。而姬十三放弃了在上海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这也让在家乡舟山工作的父母有些不解。

    “忙的时候要忙死,经常要给领导写讲话,还要陪喝酒,好没劲。”他跟父母解释道。

    父母最终接受了儿子的决定,在他们看来,“儿子没找工作,但过得也还不错。”

    去年11月,姬十三做了五个月自由撰稿人后,便开始搭建一个科学作者相互交流的平台。姬十三先是在Google上建了一个群,原本想命名为“胡桃夹子”,不料已被人抢注。后来他们就想到了“松鼠会”。

    在他看来,“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他也希望,自己能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今年春节,姬十三在上海租的房子到期,房东不愿续租。在几位北京朋友的鼓动下,他决定北上。

    “最近我在到处勾人,先把皮条客做好”。在今年3月3日发的帖子里,姬十三写道。他想让更多的人加入松鼠会,让更多的人开始喜欢科学写作,并关注科学传播。

    2008年春节后,一群“松鼠”在北京北三环边上的一家书吧聚会,姬十三提议建一个群博,这得到众人呼应。在北师大天文系博士生Gerry的技术支持下,网络平台迅速搭成。4月28日,名为“科学松鼠会”的群博正式上线,写作内容从玫瑰花到宇宙飞船,几乎涉及所有的科学主题,文字活泼好看又不失专业。

    在群博准备开张期间,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的女孩“桔子”,被人拉进了姬十三组织的“科学松鼠会”,她从此成为群博里最活跃的作者。

    原本,她以为姬十三只是“一个飘渺的文青”。相互接触之后,这个北京女孩发现,姬十三“精力令人佩服,不咋咋呼呼,对谁脾气都很好,很容易相处”,原先那种“不靠谱”的感觉,也荡然无存。

    不过,松鼠会里的松鼠们,偶尔也能感受到这个男人的“闷骚”之处。为了看奥运闭幕式的烟花,他带着桔子等一帮“松鼠”,爬着树上了鼓楼的大白房子,透过树叶之间的小缝隙,他们看到丁丁点点的焰火在夜空中飞舞,然后一起雀跃欢呼。

    随着“松鼠们”的科普文章越写越好看,被发表和转载的越来越多,替松鼠会的成员们讨要稿费,也成为姬十三的一大任务。

    松鼠会里的不少成员,跟几年前的嵇晓华一样是在读博士。为了提高他们科普写作的兴趣,也为了让他们的博士生活可以舒服一点,姬十三常常乐于为他们“拉皮条”,联系一些报纸杂志发表作品。因为稿费问题,他经常要跟人讨价还价,此时,往日沉闷的姬十三,往往变得有些能说会道。

    对于自己的事情,姬十三则不怎么计较。为了请松鼠们吃饭,他卖掉了心爱的Iphone手机;有次请松鼠会的成员吃沙冰,付完账后,大家吃得兴致勃勃,他一个人却倒在沙发里睡着了。

    在松鼠会的不少成员之间,还流传着一段网络视频。那是在“蛆虫柑橘”事件引起极大关注后,国内一家知名网站邀请姬十三和一位农业专家,一起进行在线视频访谈。主持人提问时,总是被专家抢先回答,姬十三则像学生一样,只是点头。在视频的第29分30秒,他终于开口说话,然后访谈在第30分钟就结束了。

    聚会的时候,“松鼠”们常常拿出这个段子开涮姬十三,这位老兄总会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内心热烈。”然后,面带羞涩,不再争辩。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