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
星期

百亿金融杠杆发力,奇瑞或将撬动全球车市?

本报记者 黄少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18    [打印] [关闭]
    在美国、欧洲的汽车巨头们正在为资金链断裂深感头疼之时,中国进出口银行近日宣布授信奇瑞公司100亿元,至此,奇瑞至少已获得约150亿元的金融支持。据悉,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奇瑞在更高层次和更广泛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涉及出口卖方信贷、技术装备进口、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等多个合作领域。

    据悉,在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奇瑞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时,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公开表示,支持奇瑞汽车收购持续亏损的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奇瑞有没有能力收购“三大”、吃进来能不能咽得下去也成为媒体讨论的焦点。奇瑞很快出面回应,否认了上述说法。奇瑞表示,在引入资金后,将主要用于完善货运码头,提升出口产品的品质,另外,将加大开发环保性汽车和新的动力总成的力度。

    但是,作为约占中国汽车出口量50%的第一民族品牌,奇瑞公司将如何借助金融杠杆实现海外市场的扩张,还是引起了全球汽车界的高度关注。业内认为,当前国内外市场面临新的调整,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将悄然巨变,自主品牌企业更需要中国进出口银行这样的金融政策支持,促使企业转危为安,为进一步抢占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奇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耀表示,2009年~2011年是汽车行业整体调整时期。奇瑞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快速发展,加紧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据了解,加上出口卖方信贷和加快技术装备进口的资金需求,奇瑞今后3年用于扩大出口的总资金需求在162亿元人民币左右。

    金融政策的杠杆作用,为奇瑞公司增添了撬动国际市场的勇气。对于此次授信的意义,国家进出口银行及奇瑞的高层均做了具有战略高度的评价。2008年是奇瑞品牌全面迈向国际舞台的第一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对以奇瑞为代表、掌握了汽车核心技术的民族企业出口给予关键支持,表明了国家支持自主产业发展的方向,也表明中国汽车要努力打破传统世界格局的决心。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