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
星期

突围数字迷宫

——记成都军区某指挥自动化工作站软件中心主任赖富林
彭光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19    [打印] [关闭]
    1999年8月,夏日炎炎。全军数十名专家走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就“某参谋作业系统”进行研发攻关。专家队伍中,一个瘦削的年轻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赖富林,时年仅26岁。

    英雄不问出处,英才不问年龄。1996年至今,赖富林承担重大信息化课题30多项,其中两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犹如迷宫的数字王国,他像一个永不倦怠的开拓者,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精彩的突围。

    从事信息技术工作,需要像雷达一样不停捕获最新知识,吸取前沿技术。除了认真看书学习,地方上召开的新软件新技术发布会,是赖富林获取知识和技术的另一条途径。

    起初,为找一张发布会的邀请函,赖富林到处找关系、托门子。到后来实在找不到邀请函,他就与门卫硬磨,拉下面子硬闯。同事们取笑他,他反而一乐:“你们平时不就叫我‘老赖’,为学点东西当‘老赖’,说出去不丢人。”

    他的那股“赖劲”有时候还的确管用,时间久了,名声响了,人也混熟了,赖富林成了地方发布会全场唯一不需要拿邀请函就可以出席的人。

    了解赖富林的人都说,他对高新技术知识天生敏感。一次,他正在距离成都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办事,突然听说某高技术公司亚洲区技术总监在成都讲课。他立即打车就往成都赶。晚上九时,他气喘吁吁地敲开技术总监的门,恳切地说明来意,这位技术总监不由得对面前这位穿军装的不速之客投来敬佩的目光:“有你这样的技术人才,中国军队大有希望。”随后,他专门安排时间与赖富林探讨。向高手学高招,赖富林感到豁然开朗,统一建模语言等两个困扰他多时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

    2008年1月,站里受领某办公系统开发任务,需要使用全新的技术平台。而这种技术平台国外也是2007年才开发出来,全英文的资料,全新的技术手段,别说是做开发,就连看懂弄通都是一个坎儿。面对这个烫手山芋,一些人找了“体面”的理由知难而退。赖富林出差归来,主动找到站领导请命。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技术手段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个月过后,系统提前开发出来交用户试用时,大家一致评价:这是我们用过的最先进、最好用的办公系统。

    军区有着数千公里边防线,长期以来,边防信息迟滞,指挥机关和执勤官兵难以及时沟通情况,造成边防问题难以适时处理。

    2001年3月,军区联合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测绘学院一起开发“边防管控系统”,赖富林立即请命:对此我已经作了一些思考和设想,我请求参加项目组!

    开发“边防管控系统”时,上级提出的要求是:好使、管用、快捷、高效。短短八个字,一旦进入研发的实际工作,却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管控系统,集计算机、通信、网络、图像、数据库、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并且要和边防值勤的实际情况高度契合,开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赖富林和课题组其他同志一起,像“蚂蚁啃骨头”一样进行攻关。最困难时,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几近放弃的边缘。“那种感觉真是让人崩溃。”赖富林和战友开玩笑说。就这样,方便面吃掉了几十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棘手难题,2001年7月,系统推出了雏形,上级首长和权威部门观摩后,给予很高评价:这是我们见过的最好的边防系统!

    2002年初,这套系统在云南、西藏两个边防团试用后,实现了首长机关与千里边防的实时互动。现在,这套系统已在全军推广,使边防值勤方式和手段实现了质的飞跃。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