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1日
星期

莫斯科:“进门就脱”真方便

关健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21    [打印] [关闭]
    北方的冬天,室内外温差大,进门脱外套已成习惯。但在北京的商场、餐厅、剧院、书店等公共场所里,许多人却“欲脱还羞”,遭遇着“不脱不方便,脱了更不方便”的尴尬。这两天,笔者从国内电视画面中看到了一些“尴尬”的镜头:某电视访谈节目结束后,镜头还未完全切换,观众们纷纷起身,从自己的座位上拎起羽绒服或大衣,边穿边离开直播现场;在“小学生集体参观博物馆”的镜头中,小学生们在室内不是还穿着厚厚的棉衣,就是手中抱着棉服,看起来很不方便。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为什么还要为小小的“存衣”问题而烦恼呢?在公共场所设置存衣处难道真的有那么难吗?

    莫斯科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城市,这里的生活习惯和北京差不多,不过也有区别。冬天里的莫斯科,无论是到政府机构公干,还是到朋友家串门儿,“进门就脱”是必须的!

    在莫斯科,无论是克里姆林宫、白宫(俄政府大楼)、外交部等政府机关,还是电影院、剧院、马戏团、饭店、酒吧等公共娱乐场所,抑或是在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内,都专门设有“存衣处”。很多地方存衣处还不止一处。冬天,所有人都要“进门就脱衣”,如果你在室内还穿着“外衣”——在户外穿的棉衣,那是极不礼貌的事儿;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忘了存外衣,那也必须把外衣脱下来拿在手中,而不能穿在身上。

    在俄罗斯看演出,观众们一进门,就会自觉地脱掉外套交到存衣处,女士们则会掏出随身携带的化妆品,到存衣处的镜子前整整发型或补补妆。如果是冬天,讲究的女观众还要脱掉长筒靴,换上特意带来的高跟鞋,以搭配自己看演出时的晚装。尽管外面冰天雪地,剧院却是另一个世界:男士大都身着笔挺的西服,女士则多穿着薄薄的长裙,把剧院衬扮得如同节日一般。演出结束后,所有观众都会耐心地到“存衣处”前排队领取外衣;如果你带着小孩儿,你就可以不排队优先取衣服。

    莫斯科各大机关和公共设施内的“存衣处”,每到冬天都有人专门值班,值班的一般都是老大妈,这都是免费的。而酒店、饭店内“存衣处”的值班人员基本是男士,也是免费的,不过顾客都要付一些小费。在商场,多为无人照料的存衣处,提供给客人一个柜子和一把锁,客人自行把大衣或不想随身携带的包等锁在柜子里即可,非常方便。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现在莫斯科市内剧院和马戏团“存衣处”的老大妈也有了“经济头脑”,她们在向观众提供免费存衣服务的同时,还向观众出租望远镜等用品,也算挣点外快。

    在国内的景象则大为不同。人们在饭店吃饭时,不得不把大衣或羽绒服等厚重外衣搭在椅子背上,食客吃着也不踏实,生怕侍者端着的盘子不慎洒出汤水弄脏了衣服。北京许多电影院内都没有设立存衣处,在冬天,很多人要么将衣服搁在旁边的空椅子上,要么干脆抱着衣服看完整场电影。在一些商场或者图书大厦,大家或是推一辆购物车,把衣服、围巾、手套放进了车里,或者只能穿着衣服席地而坐,更多的人则是把衣服搭在胳膊上,举着衣服逛商场或翻书。

    在冬天的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大,“进屋就脱”难以避免。既然如此,公共场所能不能也专门设一个存衣处,给看戏的逛商场的人提供一些方便?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