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影像有影有踪
本报记者 晋永权
   相反,一些游客在地震发生之时勇敢地拍摄的照片(包括那些数字影像),未有雕琢,却因强烈的现场感,更加让人震撼。只可惜,没有机构愿意结集出版。原因不难理解,这些最能体现地震现场的照片,却体现不出任何一家机构的作为或成绩。此类影像因与市场中打拼的媒体无涉,体现不出作为传播机构自身的成绩来,自开始出现,这些民间现场照片在媒体上也鲜有呈现。
   在颇有论资排辈、年终总结之意的影像大全中,它们无人问津,或许,终会飘散在历史的深处,无迹可考。在我辈的记忆中,会不会只落得个有影而无踪?
   不过,这些今日大量印制的图像文本,还会为后人提供一个研究今世灾难传播心态和价值观的材料。谁能说,不会得出今日国人心态,甚至社会结构如何如何的结论呢?
   地震影像传播,这是我在采访“5·12”四川大地震之后一段时间内感兴趣的话题。从一家旧书网上廉价淘来诸如邢台地震、唐山地震、松潘地震等相关书籍(包括图集),对比一下,大体可以看出这类影像呈现、传播及其体现的价值、伦理等方面的基本脉络来,特别是灾难发生之后的社会政治生态等。这些地震全部发生在那个灾难深重的年代,比照当年其他出版物,或主流媒体上那些衣着光鲜、精神饱满、干劲冲天的工农兵形象,这些未加修饰、摆布的自然影像,包括人们的衣着、体态语、人际关系等,不经意间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另一面:大量的中国人原来是这样一种状态,而这在当年那些主流媒体上居然一点儿都见不到。
   截图:9月24日本报发表的汶川村民拍摄的灾后生活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