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3日
星期

让民间影像有影有踪

本报记者 晋永权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23    [打印] [关闭]
    书桌上堆起的一些机构编辑的抗震救灾图片集,大都有相似的体例:灾害、救援、战胜灾害。仅仅看一下目录,不需要翻阅图片,就可以放下了。那些仓促之间从媒体从业人员手中征集来的雷同照片,有的是反映本行业“抗震救灾先进事迹”的宣传照片,有的甚至是留影照,最后以不同面貌出现的图书,同质化倾向明显,有一本就够了。一本厚过一本,沉甸甸的,真是枉费了那些宝贵的铜版纸。

    相反,一些游客在地震发生之时勇敢地拍摄的照片(包括那些数字影像),未有雕琢,却因强烈的现场感,更加让人震撼。只可惜,没有机构愿意结集出版。原因不难理解,这些最能体现地震现场的照片,却体现不出任何一家机构的作为或成绩。此类影像因与市场中打拼的媒体无涉,体现不出作为传播机构自身的成绩来,自开始出现,这些民间现场照片在媒体上也鲜有呈现。

    在颇有论资排辈、年终总结之意的影像大全中,它们无人问津,或许,终会飘散在历史的深处,无迹可考。在我辈的记忆中,会不会只落得个有影而无踪?

    不过,这些今日大量印制的图像文本,还会为后人提供一个研究今世灾难传播心态和价值观的材料。谁能说,不会得出今日国人心态,甚至社会结构如何如何的结论呢?

    地震影像传播,这是我在采访“5·12”四川大地震之后一段时间内感兴趣的话题。从一家旧书网上廉价淘来诸如邢台地震、唐山地震、松潘地震等相关书籍(包括图集),对比一下,大体可以看出这类影像呈现、传播及其体现的价值、伦理等方面的基本脉络来,特别是灾难发生之后的社会政治生态等。这些地震全部发生在那个灾难深重的年代,比照当年其他出版物,或主流媒体上那些衣着光鲜、精神饱满、干劲冲天的工农兵形象,这些未加修饰、摆布的自然影像,包括人们的衣着、体态语、人际关系等,不经意间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另一面:大量的中国人原来是这样一种状态,而这在当年那些主流媒体上居然一点儿都见不到。

    截图:9月24日本报发表的汶川村民拍摄的灾后生活照片。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