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解读家乐福促销引混乱
由于此事件发生在经济形势严峻、民生压力增大与法国总统做出有损中国人民感情之事的特殊时间段,所以网友难免对此事件作出情绪化的解读。
一方面,从网络舆论中,可以看到网友们对民生艰难的感叹。说如今的民生艰难没有错。若不是物价高涨,生活成本高昂,谁为贪这么点便宜去参加拥挤的促销活动?这样的联想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说不上严密。人们积极参加促销的原因,可能是生活的压力使然,但很多时候,促销活动之所以具有人气,与人们“图便宜”的心理不无关系:当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同样的商品时,谁会不动心呢?尤其是那些勤俭了一辈子的老人。
另一方面,从网络舆论中,也可以看到网友对顾客的指责。他们认为这些因为几块钱便宜而挤进家乐福的人,没有素养。说参加促销的人图便宜并没有错,但是,图便宜与没有素质是两个概念。11月28日,美国的沃尔玛超市也曾因抢购发生踩踏事件。难道我们能因此说,美国人真没素质?要知道,在混乱状态下,群体的理性是无法保持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网友意见中还有一种说法:北京人丢了中国人的脸。初看这样的结论似乎很“无厘头”,但网友也有自己的逻辑:法国总统刚刚做出了违背中国人民感情的事,现在身处首都的人,不仅没有对法货进行抵制,反而在有着法资背景的家乐福的促销中显得如此没素质,实在是有损中国人的形象。且不说把参加促销活动的顾客等同于北京人民,是否犯了类别化思维的毛病,单是将日常生活拔高到政治的高度,就让人觉得思维的陈旧——在全球化的时代,政治虽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其含义却不是抽象的对立或敌我,而是人们生活的幸福,人们的生活质量才是日常的政治。
一个并不少见的促销事件,因其发生的时间的特殊而引起了网络舆论的非常关注,并且在各个门户网站的评论排行上位居前列。一方面,我们看到人们对促销引起混乱的担心,看到他们对民生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有些人对事件的过度解读:把偶然事件上升到普遍角度去评论,把日常的生活与抽象的政治相混淆。其实,对于促销引起混乱的事件,我们更要务实地关注问题的具体成因是什么,关注超市应如何加强管理,如何让人们在良好的购物环境中真正享受到促销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