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3日
星期

请中石化给出亏本大收购的理由

郭之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23    [打印] [关闭]
    中石化从今年3月开始推进的对加拿大坦根依卡石油公司股份的收购,近日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这项总金额或将超130亿元人民币的收购,被业内称为“激进大收购”。(财经网12月19日)

    之所以谓其“激进”,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中石化将要执行的收购价格,是在今年8月份国际油价最高时的报价。现如今,油价已经从当时的140多美元/桶跌至40多美元/桶,在本来有机会付出6500万加元“分手费”便可放弃收购,或重新谈判收购价格的情况下,中石化却仍未改初衷。

    如此消息未免令人狐疑:如此的逆市收购,理由真的很充分吗?这究竟是审时度势后的果敢决策,还是“崽卖爷田心不疼”式的冒险,抑或有另外的内幕在其中?这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正沸沸扬扬的西门子公司行贿风波。值得参照的是,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11月25日宣布,鉴于糟糕的经济形势,决定放弃积极推进了将近一年的一项收购,即便为此项收购已经耗费高达4.5亿澳元。然而一直到12月初,中石化不仅仍然坚持收购的意愿,而且“表示无意重新就收购价格谈判”。

    如此态度,似是颇有些古董市场上“捡漏”者的心态。然而据报道,业内人士强调其所收购公司的油田储量并不确定,产量在过去几年油价暴涨的情况下也未出现大幅提升,表明开采难度很高,“不确定的风险和因素太多,只能祝中石化好运”。

    因此,中石化此举看起来像是一场豪赌:既赌油田储量和开采难度,又赌国际经济形势。当然如同必和必拓的困境一样,如果放弃收购,此前的支出加上6500万加元的“分手费”,损失确实不小。但在目前局势下,支出130亿元人民币坚持完成收购,假如发生损失,又将是多大,恐怕是难以预料的。

    全球性的危机之中,两害相权取其轻,尽可能保存实力,可能才是更为理性的吧。有人言中石化此举“在市场上树立了信守诺言的声望”。信守诺言当然可贵,然而此时并不是那么有力的理由,因为按照双方的协议,完成收购固然是“信守诺言”,放弃收购但只要按约付出“分手费”,也同样是“信守诺言”的。是故,此时的所谓“声望”,怎么也令人感觉有一种嘲讽的味道。

    对如此一项涉及金额高达130亿元的“激进大收购”,中石化以及此次交易的审查机构如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管局等,显然有必要接受质询,作出解释,自证合理。无论如何,作为国有企业,前程决不能寄托在“好运”上,过于明显的冒险是不应被允许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