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长注意了:进名校,自主招生是捷径
郑方贤在文章中指出,2008年的上海高校招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可能被忽视,一是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下重点中学学生进入名校的人数明显减少,二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高考录取人数。“自主招生政策的推进,使高考不再是考生进入高校的唯一途径——自主招生渐行渐近。”郑方贤表示,上述两个变化的深远影响应当引起2009年及以后高中毕业生的充分重视。
实际上,上海交大副校长印杰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透露,2008年上海交大在上海市通过自主招生选拔进校的人数,已经超过高考选拔进校的人数,且2009年将继续保持这一趋势。
高校自主招生始于2001年,当年,经教育部批准,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苏省内首次尝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2002年,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加入改革试点。
2003年2月24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省级招办应向考生选报的试点学校投档。当年,这22所试点高校按照报考条件、招生办法、录取结果三公开的原则,在全国初选的9200余名考生中录取了1776人。到了2008年,全国有资格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已经达到了68所。
按照规定,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招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而生源较好的试点高校可适当扩大自主选拔录取人数并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备案。
两名校通过高考录取的上海考生将越来越少
到了2006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的人数就超过了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两校当年通过自主选拔分别预录取了298人和300人,达到了10%左右,两所学校称之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与“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仅一字之差。
而就是这“一字之差”却被称为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因为其最大的突破就是以面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而高考成绩只作为参考依据。到了2008年,两校同时把自主选拔录取的名额增加到500人,其中复旦大学最后预录取了461名考生。也正是从300人到500人的变化,再加上冬令营、综合素质测试等其他形式的自主招生,使得两校在2008年上海市的招生中,自主招生比例首次超过高考录取比例。按照郑方贤的说法,这是“极其自然的”。
也正是由于这个“极其自然的”变化,对上海本地的考生来说,今后要想进入复旦和上海交大,如果不参加自主招生,除非在高考时考出非常出色的成绩,才有可能被录取。
一方面,上海的高考考生人数从今年开始逐渐减少,再加上教育部对部属高校设置的30%的本地生源比例门槛,沪上各高校相应地逐年减招本地考生,有报道称,今年上海的8所部属高校共减招本地生源1000人左右;另一方面,由于复旦、上海交大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人数超过了高考录取人数,意味着这两所学校今后通过高考录取的上海考生将越来越少,记者查询了复旦大学2008年的招生计划,其通过高考录取的本科生名额仅有500人,和以往的1000多人相比,下降幅度相当大。
平行志愿让重点高中学生进名校优势减少
郑方贤认为,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式,刺激了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开展。他表示,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推出,极大地缓解了考生和政府的压力,但是却给大学招生录取生源的多元化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作为补充,开展自主招生自然是唯一途径了”。
从2008年与2007年的相关数据比较上可以看出,由于2008年上海市开始实施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上海8所教育部部属高校通过自主选拔录取的人数(公示1353人),远多于2007年(公示893人),增长51.5%,当然,这增加的400多人主要来自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
郑方贤分析,随着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推行,所有考生都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以分数竞争升入名牌高校,这样一来,重点高中毕业生的优势将更多体现在自主招生上。
传统上,重点高中由于拥有优质的生源和师资,其毕业生的眼界和实力始终在大多数应届学生之上,在原有的以大学优先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下,通常只有重点中学的学生敢于填报排名在前的若干所大学。而大多数普通高中的毕业生尽管预期的高考分数也会相当高,但因为怕志愿填报不当落榜而情愿放弃升入名校的竞争。这样在名校的录取中,重点中学的毕业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但随着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推行,以分数的绝对优先和多个大学志愿的选择,使得所有考生都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以分数竞争升入名牌高校。这样一来重点高中毕业生的主观优势就不复存在。以复旦大学为例,统计2007年被录取人数最多的上海市10所重点高中的数据,记者发现在2008年,这些高中被录取的人数减少了170人,而且录取人数的比例也比2007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为47.8%)。
上海学生不该仅依赖全国高考这唯一的途径
郑方贤分析,重点高中的名校效应、丰富的校园生活以及优异的社会实践或学科竞赛成绩,都将给面试专家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正是新形势下重点高中的优势。以2008年录取人数最多的上海市10所重点高中作统计,其录取人数占复旦大学在上海录取总人数的49.2%,而这10所中学被自主招生录取的人数要占上海自主招生总人数的60.8%。
由此,郑方贤建议,上海市的高中毕业生,无论是否重点中学学生,都要充分意识到,大学自主招生的推进和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实施对升学带来的深远影响。“大家不能仅仅依赖于统一高考这唯一的途径,而要放远眼光,加强素质培养,提升自身能力,积极参与大学的自主招生。”
不过,对此变化,也有一些普通高中的学生提出异议,因为毕竟他们能参加自主选拔录取的机会很小,不管高考制度有何弊病,但和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是在同一条件下竞争,而如今虽然推行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模式后可以毫无顾忌地报考名牌高校,但录取名额却大幅减少,和那些通过自主选拔被名牌高校录取的重点高中的学生相比,略显不公。
而郑方贤则表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在招生中极力体现各自的人才培养理念,因此在自主招生中除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之外,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做法的最大贡献是使这部分内容真正成为学生录取的依据,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或宣传上。”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1日复旦大学公布的《复旦大学2009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方案》显示,明年这项改革首次走出上海,开始在浙江省实施,将有100名浙江考生通过面试进入复旦大学。今后是否会在全国铺开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