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之后
小学二年级暑假的某个下午,独自在家中看完电影《上甘岭》的我,还沉浸在黄继光的英雄壮举中。我找到了一根细小的铁棒当做“爆破筒”,客厅墙上那两个黑洞洞的电源插孔,便成了假想中喷射着火舌的敌人机枪口。
匍匐前进、翻越障碍、翻滚躲避子弹……在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战术动作”后,我勇敢地站到了电源插孔前,大喊了一句“同志们,冲啊!”把那根细铁棒,狠狠地插进了那个小洞里……
只要你被电击中过,就不难想象后面发生的事情:几分钟后,当我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发现自己离“肇事地点”——那个电源插头,足足有三米远,除了全身酸痛,那根落在不远处、被打成S形的细铁棒,还在我的左手背上留下了一个尖锐的伤口。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尽可能地远离那些类似电源插座和电线之类的东西。20多年来,我也一直以为,那种类似于“一记重拳”,把我从房间这一头打飞到另一头,并在我左手背上留下一道永久伤疤的强大力量,来自电流。
但直到今天,在看了这本名为《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的科普小书之后,我才意识到,打飞我的力量,其实来自我的愚蠢,还有我自己的肌肉。
许多被电流击中的人,在不自觉中被打飞的距离,会令人惊讶不已。和一个叫苏菲的美国主妇比起来,我“飞行”的距离实在算不上什么。
上世纪80年代,在一个潮湿的停车场取车时,苏菲遭到突如其来的雷电袭击。当她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后发现,自己离受电击的位置居然有12米远。
虽然这个女人幸运地存活下来,但她的神经系统受到了永久性的损伤。除此之外,她全身的数块肌肉群出现了扭伤,还有部分关节严重骨折。
这正是在强电流对肌肉群的冲击下,人体肌肉释放出的巨大力量。
在人体的任何一个肌肉群中,都有负责弯曲(收缩肌)和负责伸直(舒张肌)的肌肉,在正常状态下,它们受到大脑的控制,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但电流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它经过人体时,大脑还来不及控制。此时,脊髓的条件反射,使得所有的肌肉群活动起来,收缩肌和舒张肌不能得到足够的指令,便会强烈收缩,产生出比有意识用力时大得多的力量。
这便是所谓的“应激反应”。一位母亲在情急之下,可以抬起一辆汽车,救出压在车下的孩子;一名精神病人狂躁起来,几个看护人员也无法将其制服;我和苏菲从这一头“飞”到另一头……种种“神秘的力量”,都来源于此。
当然,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这种“应激反应”并不是多余的东西,它更多的是出于保护人体自身,而被保留至今。
为什么一个受到电击的人,会被肌肉群的“应激反应”弹开,而不是保持不动?这是因为,受到电击而被摔出,脱离了与带电物体的接触,往往能拯救你的生命。
的确,如果不是肌肉群收缩救了我,也许后果就不再是父亲回家后的一顿臭揍那么简单,我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度过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时光,坐在这里看着左手的那道伤疤,心有余悸地写着这篇稿子。
但不幸的是,有时也会出现意外的情况。在一些场合,如果你不小心以抓握的动作,接触到带电的物体,那么臂部和手部的肌肉收缩,发出极大的力量,反而会紧抓住导电物不放。如果无法脱离电源,又不能及时得到救助,就很有可能引起心室的纤维性颤动,导致死亡。
上世纪90年代,瑞典一个不知名的摇滚乐队组合就碰上过这样的事情。这个乐队的主唱正在台上表演,但手上的金属话筒接地不良,导入了强电流,他不自觉地紧抓住了话筒,无法放手。
而更为不幸的是,他倒在台上翻滚,大声喊叫,可乐队的其他成员和台下的观众,都以为他还在表演,直到几分钟后,他不动弹了,有人觉得不对劲,才切断了电源。但这个乐队主唱,已经带着未完的表演,离开了人世。
是的,这个故事的结论就是:用手背去接触导电物,比用手掌抓住它,要安全得多。可你想去试试吗?反正我不敢。
《企鹅的脚为什么不怕冻》 【英】米克·奥黑尔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