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这个教务长权力特别大!”
他住在海淀区蓝旗营小区里,房子不大,客厅的书柜里是几排满满的书。印象中,退休老人的家一般都是整洁而空旷的,这儿倒像一个忙碌的上班族的家。
这个谦称“傻子”、“闲人”的老人,也确实很忙碌。在那间著名的“抱拙居”里,他看大量的书,每年写10万字以上的文章,还要出席很多会议、讲座。他很健谈,爱笑,有时候说出一句话,自己就先咯咯地笑起来。他一点不讳言自己的成就感,“那时候,我这个教务长权力特别大!”说到这些,他从沙发上直起腰来,满脸得意。
上世纪80年代,时任教务长的王义遒领导了北大的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他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感受到变化和危机的一批人。如何看待高校和市场的关系,在今天依旧是一个难题,王义遒在20多年前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着手应对。当年他提出的“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方针”就是这种思考的结晶,至今仍然是北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针。
1985年,王义遒将只有14岁的田晓菲特招进北大。和今年被清华降分录取14岁的蒋方舟一样,田也是一位小诗人。所不同的是,蒋方舟事件引起了广泛争议,当年北大的特招,舆论却平静得多。后来田晓菲35岁就当上了哈佛大学的教授,如今已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避免了“泯然众人”的命运。王义遒的选人和识人,是否可以对今天高校的自主招生有一些启示?
他的遗憾同样不该被忘记。90年代,北大一些老教授都已进入古稀之年。王义遒很想把他们的影像资料记录下来供后人学习。但因为没钱,这个想法一直没法实现。这件事至今还让他耿耿于怀。现在的高校,每年都有固定的财政拨款,校长却依旧没有太多自主权。王义遒的遗憾,是否还会在大学校园里上演?
太多的故事。这些故事,也许是因为当时互联网还没有普及,也许是知道的人太少,我们闻所未闻。可当两个多小时的访谈结束时,我们意识到,一些被互联网世界遗忘了的人和事,也许本不该被遗忘。我们必须在他们被时间洪流淹没之前,尽可能忠实地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