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
星期

华尔街一位华人白领的2008

本报驻美国记者 鞠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26    [打印] [关闭]
    岁末之际,正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刻,记者在纽约市中心一家寿司店里与一位华尔街青年精英相对而坐,听他讲述自己的2008。

    华尔街裁员 华人白领首当其冲

    章琦,28岁,自幼随父母来到美国,毕业于密歇根大学,曾在美国著名的彭博新闻社从事金融分析工作,2005年加入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美林证券,担任美林旗下中国财富管理部门的投资顾问,专为中国企业客户海外投资提供专业咨询。

    身处华尔街,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地从金融危机开始。

    谈起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章琦感慨不已。他3年前加入美林证券时,正赶上华尔街的黄金时期。那时整个美国金融业欣欣向荣,投资市场蒸蒸日上,股票市场更是牛气冲天,以至于在华尔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然而好景不长,到2007年年底,整个华尔街的形势已经开始发生逆转,身处全美第三大投资银行的章琦也感觉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也因为收购谈判流产而申请破产保护……随着呼风唤雨的五大投行接连倒塌,整个华尔街风雨飘摇。正如北美投资协会会长、金融专家张子成先生所言,昔日的“华尔街”已经名存实亡了。

    伴随着投资银行的纷纷坠落,大批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白领不得不面对失业或转行的残酷现实。据初步估计,华尔街裁员的总人数将会超过16万,其中不少是华裔职员。

    张子成分析认为,华尔街的华人大多是理工科专业出身,从事的工作主要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金融模型数据分析以及相关IT工程。随着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华尔街投资公司纷纷破产、兼并或转型,导致大量金融白领失业,而直接从事金融技术工作的华人首当其冲。

    这一点从12月上旬上海市赴英、美招聘高层次金融人才工作团在纽约招聘会的火爆场面上可见一斑。招聘团原先预计接待四五百人,而仅仅一上午就有1000多人到场。章琦说,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华尔街金融机构破产或兼并的坏消息,很多曾经业绩斐然的公司转眼间人去楼空。5月,与很多华尔街白领最终被裁不同,章琦面对日益严峻的公司前景,毅然选择了主动离开美林,转而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投资咨询公司,迈出了2008年,也可能是其人生当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一步。

    对于自己的选择,年轻的章琦表现得很淡定。他说,人如果无力改变环境,唯有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面对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与其怨天尤人,坐以待毙,不如审时度势,奋发有为。

    大选日排队投票支持奥巴马

    回顾2008年的美国大事,除了金融危机就是总统大选了。与大多数美国青年一样,章琦是奥巴马的忠实拥趸。大选日当天,他专门到纽约曼哈顿市中心的投票站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投票支持奥巴马。

    拥有非洲裔血统和亚洲生活经历的青年领袖奥巴马,高举“变革”的大旗,先后击败实力雄厚的希拉里和咄咄逼人的麦凯恩,成功入主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美国媒体纷纷以“奥巴马创造历史”来形容这场历史性的大选。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

    张子成表示,民主党上台是意料之中的事。

    他说,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经历了历史罕见的高速经济增长。一大批IT业新宠借助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迅速发迹,赚得盆满钵溢。但美国南部和中西部等依靠传统产业的地区并没有享受到新经济带来的好处,从某种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布什巧妙利用了这部分人的不满情绪,成功击败对手,入主白宫。但经过8年的执政,布什在美国民众中威信扫地。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很多当年选择支持布什的美国人恍然大悟,承认选择布什是一个错误。

    据美国12月10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布什的民意支持率仅有24%,创下历史新低。美国有线新闻网资深民调专家霍兰德表示,自美国在二战后开始调查公众对总统的支持度以来,这项统计数据还从未低于30%。前总统尼克松因臭名昭著的“水门事件”辞职时,支持率尚有34%。

    章琦认为,奥巴马当选无论对美国还是中国来说都有利。

    首先,奥巴马当选对美国经济无疑是件好事。从参选到现在,奥巴马给人的印象是稳健、务实。当选之后,他带领过渡团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一系列上任前的筹备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下届政府内阁人选的提名,并推出了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工作效率之高为美国历届候任政府所罕见。从其选择的内阁成员来看,无论是国务卿希拉里、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琼斯还是财政部长盖特纳,都是经验丰富、才智过人的政坛宿将。相信在他们的掌控之下,美国的经济、外交等各项政策将会变得更加务实高效。

    其次,奥巴马的当选,以实际行动证明美国梦不仅仅只是个梦。这给包括华人在内的少数族裔带来了希望。在美国社会,无论是非洲裔、拉美裔还是亚裔,相对白人来说都是少数族裔。非洲裔美国人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把第一位黑人总统送入了白宫。而随着华裔在美国人口比例的逐步上升和对政治事务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人跻身美国政界主流。布什政府中的劳工部长赵小兰和刚获得奥巴马提名的能源部长朱棣文都是美国华人的榜样。

    第三,奥巴马的务实作风,加上中美之间日益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两国关系的未来机遇大于挑战。章琦认为,虽然不少人担心民主党政府主政后,可能会在贸易、人权等领域给中国找麻烦,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中国现在不仅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且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在中美关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在今年11月中旬召开的20国集团金融峰会上,中国所受到的关注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作为青年一代的美国华人,章琦相信并且期待中国关系健康平稳地发展。

    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都让在美华人备增自信与自豪

    提起2008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章琦脱口而出:“当然是北京奥运会。”

    百年奥运梦想在中国的土地上得到如此完美地演绎,不仅令世界为之一振,更让身在海外的炎黄子孙扬眉吐气。章琦说,北京奥运会让中国在世界面前展现出了大国风范,既再现了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又凸显出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作为年轻一代海外华人,他深感自豪。

    因为平时工作很忙,章琦家里没有电视,但他非常关注北京奥运会。奥运会举办期间,他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到酒吧或朋友家里观看直播节目,奥运会开、闭幕式以及有中国队参加的重要比赛他几乎没有落下。他说,看到奥运会举办得如此成功,中国代表团荣登奖牌榜和金牌榜榜首,很多外国同事和朋友都向他表示祝贺,他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和自豪。

    另外,在百年不遇的汶川大地震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的生死不离、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和万众一心、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以及在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灾难过后仍然能让北京奥运会美丽绽放的坚定信念,都让他和广大海外华人深受感动。

    由于工作原因,章琦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他说,每次回国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软件配套飞速发展,一些固有的观念也在发生潜移默化地改变。从小生长在北京的章琦,对北京的很多地方都已经认不出来了。他说,奥运会让世界对北京刮目相看,而2010年的世博会也必将让上海成为全球的焦点。说起祖国的未来,章琦踌躇满志:“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21世纪应该成为属于中国的世纪。”

    针对当下海外金融人才纷纷考虑回国发展,章琦表示,在欧美国家相继进入经济衰退的时候,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动力,国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当然会不断加强与国内的联系,但暂时不会像很多华人一样回到国内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章琦身上有一股血气方刚的闯劲儿。他认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充分运用世界各地的资源,寻找和创造商机。章琦英文流利,会讲德语,并且正在学习其他语言。他说,多掌握一门语言,就如同多打开一扇窗户,就会给自己更多的机会。

    已经融入美国社会的章琦依然拥有一颗火热的中国心,他说:“虽然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也快20年了,但内心深处始终没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为祖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目前来说,我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希望将来能为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估计美国经济两年后开始有起色

    展望新的一年,章琦认为,尽管美国民众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厚望,但美国经济积重难返,经济衰退、消费紧缩、信心不足、失业率飚升等一系列问题短期内难以克服,乐观估计至少两年后开始有起色,也可能还会拖得更长。

    章琦对自己的2009年依旧充满信心。他说,套用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机会,只是缺少发现机会的眼睛。美国经济出现了困难,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相对强劲的发展势头,仍然有很多商机。这也正是海外华人的优势所在。章琦的公司刚刚起步,但已经开了个好头,他说准备明年在北京开设代表处,加强与国内的业务往来。

    当我们走出寿司店,来到纽约繁华嘈杂的第五大道上,章琦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重要的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明天会更好。”

    本报华盛顿12月25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