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
星期

《功夫熊猫》洋策划让中国动漫伤自尊了

吴晓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12-30    [打印] [关闭]
    先是抵制,后是追捧。2008年夏天,一部动画片《功夫熊猫》热映全球,席卷各地票房。近日,借着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主办的“《功夫熊猫》与中国动漫攻略”国际论坛的机会,该片的故事策划杰德·迪芳得弗来到了北京。第一次来中国的杰德·迪芳得弗说,《功夫熊猫》拍得有模有样,是因为在美国梦工场有一个过硬的智囊团,其中包括中国功夫专家、中国文化专家,甚至中医针灸专家。

    中国人有句俗话,意思是说即使你没吃过猪肉,并不影响你看见过猪跑。同样第一次来到中国的美国动漫专家道尔顿·格兰特也表达了这层意思:“以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为创作题材不一定非要亲身去体验。只要充分尊重、了解当地的文化,中国人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创作视野延伸到中国之外。”

    这样的逻辑似乎不大符合我们长久以来以“深入生活”为中心原则的创作习惯。更让中国动漫人难以接受的是,《功夫熊猫》讲的纯粹是一个美国式的励志故事,偏偏却用了最典型的中国元素“功夫”和“熊猫”。为什么这么好的文化元素,我们天天都能看到却视而不见?从当年的《花木兰》到今天的《功夫熊猫》,中国的动漫人一次又一次地向自己发问。

    原创能力不足,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动漫的软肋。2006年我国动画片产量达到4.2万分钟,2007年更是比2006年翻了将近一番。可惜,在产量迅速膨胀的同时,国产动画的质量并没有同步提高。一项针对中国青少年最喜爱动画作品的调查显示,日韩动画占60%、欧美动画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原创动画仅占11%。据统计,目前我国有800亿元的动漫市场缺口。自己填补不上,自然有眼热手快的洋动漫前来掘金。

    如果说中国房地产最要紧的是,第一地段,第二地段,第三还是地段;中国动漫就是,第一创意,第二创意,第三还是创意。

    中国漫画不是画功和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故事有问题。不止一位专家说过这样的话。《功夫熊猫》中娴熟运用的3D技术让人叹为观止,但中国动漫人也完全能够做出来。拿2007年中国首部二维传统技术和三维技术结合的动画电影《小兵张嘎》来说,在技术上它并不比任何国外动画电影逊色,可它的知名度和传播力都相当有限。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一位大学生观众给出的理由是:“这部电影制作非常精美,但是,我不会去影院买票观看。对我来说,这个故事太熟悉了,它的情节甚至对白都和真人电影毫无差别。”

    有业内人士曾悲观地把国内动漫企业比作国外企业的“加工厂”。许多观众并不知道,《功夫熊猫》四分之一的前期制作是由我国深圳的一家动画公司完成的。《功夫熊猫》的市场总监表示,他们要的不是票房,而是今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延伸产品的市场。目前《功夫熊猫》的制作方正在向全国销售7套17种延伸产品。而且,取材于我国民间传说的动画片《白蛇传》也即将由《功夫熊猫》的制作方开拍。为什么自家的资源我们就不会好好利用?看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这样的感叹还要继续下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