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完成欲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完成似乎心有不甘,有人曾说,“在一只猩猩面前画一个未完成的圆圈,如果它这时能找到粉笔的话,也会迫不及待地去将它完成。”
这是个有趣且不可能验证的假设。
但有时我们确实会有这样的倾向,无法容忍一些未完成的事情,以至于让那些没做完的事给自己造成压力。一个朋友离职前整理文档,发现生活中一堆未完成的“烂尾楼”,那叫一个郁闷——我怎么会这样半途而废呢?
但现实是,她并非半途而废之徒,相反在专业领域内相当有成就,而且,她所列举的那些放弃,在我看来并非如此重要,很多不过是开个小头,觉得进行不下去了及时叫停而已。
但是,因为“未完成”,它似乎变得重要起来,以致成了她的心头之祸。
想想,记忆中最深刻的感情,是不是没有结局的那一桩?印象中最漂亮的衣服,是不是没有买下的那一件?最近心头飘着的,是不是那些等你完成的任务?
是的,我们都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
早在1927年,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就进行了这样一项实验:
让接受测试的人完成18~22个拼版、算术等简单课题。每个人完成一半时,研究人员刻意打断,然后让他们去做另一项课题,直到完成该项课题。当被要求回忆所有的任务时,发现未完成的课题被回忆起来的有68%,而已完成课题的回忆率则是43%。
这种心理规律后来被命名为“蔡格尼克效应”。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吧:
考试前对需要背诵的内容倒背如流,一直持续到考试前都不会忘记,可一旦试卷完成,那么所有的东西都被大脑抛到了九霄云外;
即将公众演讲前天天想着念着,不断重申它的重要性,可是一旦过去,那些台词啊,手势啊,即刻成为过眼云烟。
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了情绪上的震动。一般而言,人在完成某任务时引起的紧张状态会一直持续到任务完成。如果中断,这种紧张状态会让人的心理活动指向未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我们对“未完成”的记忆要远远优于那些“已完成”。
这就无怪乎,我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即使非重要事件,也有较强烈的完成动机而且记忆深刻;而对那些已经处理完的即使是重要事件,也不以为然甚至且片甲不留了。
经常听到有人说,“这个事儿一日不完结,我就一日得不到解脱。”
这也昭示着“蔡格尼克效应”会使有些人走入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他们的驱动力,似乎就是未完成的紧张感。就像小时候的假期作业,要么放假开始就一气呵成把它搞定,要么一直推迟到假期结束还是做得三三两两。不也是这个效应在作祟吗?
当然,对很多人而言,蔡格尼克效应是驱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动力。正是因为对这个未知世界的完成欲,我们才有让自己不断改变的斗志。
此外,我们还可以趋利避害,分清哪些是琐碎无比却让你纠结不已的不值得事件,果断放弃;哪些是重要至极却一直进行不下去的值得事件,坚持到底。
那天看报,兴致盎然之处,却戛然而止。文章结尾抛出一个问题,就告诉你下回分解了。
难道人人都知道“蔡格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