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7日
星期
师哥师姐的就业秘笈

工作就在前面拐角处

伍修琼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1-07    [打印] [关闭]
    过两天就是我们单位招聘2009年大学毕业生考试的日子,如同往年,考点设在单位院内。据说今年招聘20人,有近400人参加笔试。早晨去办公室的途中,不停有来单位领准考证的学生问路。凛冽寒风中,一张张或兴奋或焦虑的脸庞被冻得通红,今年的冬天对于他们来说格外寒冷。

    近些年,每当临近毕业找工作,媒体上所见的多是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冷静描述,而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方传来的消息更让人心生焦虑。对于毕业已两年的我来说,每看到招聘会现场被挤爆的场面,依旧感同身受,仿佛又看到两年前那个怀抱简历,在冬天北京各个招聘单位穿梭的我。

    2006年暑假,研一生活刚结束,在导师的介绍下,我踏上了从武汉来京的实习之路。对于实行研究生培养两年制的学生来说,研一一结束,就意味着要开始找工作,尤其是对类似新闻学专业来说,学生实习的过程也就是找工作的过程。

    我和班上来京实习的6个女孩在实习单位附近租了一间屋。对于我们这些立马要找工作的学生来说,实习刚开始时,大家都感觉新鲜、好奇。可等暑假结束,新学期开始时,学校已经有校园招聘会了,大家觉得在实习单位留下的机会太小,于是纷纷返校参加校园招聘会。而我却觉得回学校和在北京找工作没多大区别,于是一个人坚持留在北京。

    到了11月份,北京的天气开始转冷,社会上针对大学生的招聘会火热起来。做记者一直是我的理想,南方的媒体进京揽才,我不停地投递简历,但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挫败感像一只虫子慢慢吞噬着我,焦虑感也随之袭来。

    在校同学签约的消息陆续传来,我开始考虑是否应该返校,毕竟参加学校的招聘会有很多优势,北京的生活成本也很高。但最终还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召唤,没到需要放弃的最后一刻,我一定要坚持。于是立马调整心态——即使争取不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只要能就业就行,不管是在京还是在外地。那时的我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一直就这样坚持着,上网看招聘信息,投简历,不放弃任何一家新闻媒体。当看到3家中央媒体的招聘信息陆续贴在网上后,我虔诚地把简历投送出去,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研究3家媒体的精神气质及各种新闻体裁的报道风格。

    随后,笔试通知来了,我转战于3家的笔试、一面、二面……年后,听说有人接到其中一家offer了,打电话过去确认自己没有被录用;再听说有人接到另外一家offer了,再打电话过去确认自己还是没有被录用。

    因为不想过于劳累奔波,过年没有回家,一个人呆在北京。当得知没有被第一家录用时,就想着打包回学校了,得知没有被第二家录用时,就准备买返校的火车票了,心里也不指望会被第三家录用,因为其竞争更加激烈。但我依然没有沮丧,没有绝望,想着回学校重新开始。

    可命运偏偏柳暗花明,就在我准备告别北京时,我拿到了第三家的offer。在北京近10个月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而且还是这样出人意料。

    如今,在网上和同学们聊起各自的工作现状,大家多了勉励和勤恳,少了浮躁和抱怨。回望毕业找工作的经历,大家感慨最多的是当时把自己弄得过于焦虑实属不智,心态放平和最重要。的确,心态放平和,踏踏实实努力,不放弃任何机会,再坚持一下,相信工作就在前面转角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