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7日
星期
印象

雷达:风油精里的真诚

王久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1-07    [打印] [关闭]
    我和文学评论家雷达的第一次见面,足足等了他近5个小时。

    那是1988年8月的某个晚上,我不到8点就赶到了机场接机。当雷达乘坐的航班降落在兰州中川机场的时候,已经延误到凌晨1点钟了。当时,机场没有候机楼,下飞机的人要从跑道上走到出口。天黑漆漆的,仅有的一盏探照灯光束如剑,扫过来扫过去,我无法看清谁是谁。更何况,我根本没见过雷达,怎么办呢?

    于是,我站在出口,往下边几十米的跑道喊:“雷达——雷达——”机场工作人员跑过来对我说:“雷达在对面山头上架着呢!你喊什么?”只见一群人从下边的跑道蜂拥而上,我四顾茫然,又喊了一嗓子——“雷达!”

    人流从我身边走过,这时有个人拽了拽我,说:“别喊了,我是雷达。”我连忙接过他手中的提包。就听雷达轻声问我:“你贵姓?”我赶忙自我介绍。他听后,用商量的口吻对我说:“小王,你是不是应该喊我雷老师呢?”我说:“可是你又没有教过我,我怎么好喊你老师呢?”他说:“那我比你大吧?最少应该喊我声大哥吧?”

    没想到,这一喊,就是20多年。

    那时,雷达来兰州采风。他刚落定,就有几个同学来看他。他半倚在床头的被褥上,显得非常疲倦。可同学们要走,他又劝阻:“再坐会儿,再坐会儿,我明早就走了,又不知道几年后才能再见。”

    说着,他便从兜里取出一小瓶风油精,并说道:“听说喝这个能提神。”说着就一仰脖子,喝下小半瓶。来了精神,他开始娓娓而谈,忆少年,说浪漫,对同学们的那份真挚情谊,让我有说不出的感慨。

    想想看,雷达从下飞机到同学们告辞,他总共休息了不到5个小时,哪来的这么大精力啊。我随他回到房间,本想陪他洗漱一下,待他休息就离开。兰州人聊聊不说聊聊,也不说侃侃,而说喧喧。没想到一进房间他便说:“他们都走了,该咱俩喧喧了。”我忙说您休息吧,他说:“没事儿,你写东西吗?”我应:“写诗,写散文。”

    这下子好啦,他又掏出风油精喝了一口,然后给我背诵李季、闻捷、郭小川、贺敬之、北岛、舒婷等人的诗作,并且一一解说。听得我目瞪口呆,他竟然一口气背了十几首诗而且不打嗑巴,使我觉得真不该班门弄斧,对他说自己写诗。那夜,我已经忘记自己是什么时候离开雷达的了,只记得他又喝了一瓶风油精,我们“喧”了很久很久。

    认识雷达之后,我只要见了他的文章都会句读,而且剪下来,反复学习。我发现雷达写文章,总要写到极致,甚至写到极致都不罢手,直写到作家的背后,以及作家的精神处境。他分析得真是头头是道,字字入骨,而且善于归纳提炼,警句迭出。比如他说贾平凹——“也许眼睛老盯着文学的星空,脚下难免踩进是非的泥坑。”

    雷达不仅关注当代文学现象,写了影响很大的《当代文学的病症分析》,更对作家的本体研究倾心竭力,文章或达万余字,甚至三四万字,大有殚精竭虑、风卷残云的别林斯基式的劲头,是一位但凡入手便深挖至透的铁笔杆子;也像他极重感情,喝风油精提神与同学诚挚倾谈、难舍难分的真诚。

    雷达喜欢足球,酷爱秦腔,而且还有一半童心。那年冬天,他听人说冬泳可使人发根变硬,获得双倍精力,便信以为真,说泳便泳,硬拽着人家来到什刹海,一猛子就扎了下去,惊得人咿呀直叫。要知道,冬泳要从夏天开始逐渐进入,他却立竿见影,说要什么,非要什么,真有孩子般的由兴任性。

    前年,雷达退休了,我见他便喊他“老大哥”,他说:“别把我喊老了,还是大哥好。”说心里话,我一直真想喊他老师,却不知是什么原因,已经无法改口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