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6日
星期
新休假制度“落地”一年 多方面影响上海市民出游方式

假期应成为放松身心的驿站

董盈盈 本报记者 周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1-16    [打印] [关闭]
    上海市旅游事业委员会与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最近共同完成了一项名为“休假制度调整对上海市民出游方式的影响”的课题。课题组通过对上海市各类企事业单位350余名在职工作人员的调查发现,随着新休假制度的形成,带薪休假成为被调查者安排旅游的首选时段,同时,对休养健身的需求日益凸显,度假休闲、观光游览、探亲访友排在上海市民出游动机前三位。

    带薪休假成为安排出游的首选时段

    春节3天,国庆节3天,元旦、劳动节、清明、端午、中秋各1天,这是2008年正式实施的国家法定假日新休假制度。新的休假制度虽然减少了一个“黄金周”,但总体休假时间上却比以往多了一天,并形成了多个3天的“小长假”。面对越来越多可以支配的闲暇时间,市民出游时间选择的自由度加大,市民出游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出游时段的分布看,新的休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全年均衡分布的特点,逐步形成了带薪假期(远程旅游)、黄金周(中程旅游)、小长假和双休日(短程旅游)三种出游时段有机结合的分布结构。

    调查显示,25.9%的被调查者将带薪休假作为自己安排出游的首选时段,远远超过对“十一”(16.92%)、周末(16.62%)、“五一”(14.24%)等出游时段的选择比例。

    小长假出游意愿不高

    课题组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教授楼嘉军告诉记者,带薪假期在时间上的自由性决定了市民出游活动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量身定制,同时可以降低居民出游的集中度,促使国内旅游客流趋向合理分布。新休假制度实施后,带薪假期得到了法律保证,最终导致带薪休假旅游时段纳入人们出游计划的考虑范围之中。

    调查还显示,对于新增的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小长假,目前上海市民的出游意愿不是很高,仅有不到3%的选择比例。究其原因,一是这些传统的节日构成的出游假期较短,与黄金周相比并无时间优势,市民无法实现远程旅游的目的,而短途旅游可以在众多的周末解决;二是这些传统的假日往往是市民举家欢聚,走亲访友的时间,同时,在传统节日里,往往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供市民选择;三是因为新的休假制度颁布实施的时间还不长,市民对于一些新的出游时间节点往往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新增的传统节假日旅游市场需要旅游企业进一步的培育、引导和开拓。”楼嘉军教授如是建议。

    中青年白领休养健身需求凸显

    休假制度调整后,上海市民对出游动机的选择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调查数据显示,在不同时间段内出游动机选择的前三位均为度假休闲、观光游览和探亲访友,且度假休闲和观光游览两者的比重占总数的70%以上。而商务公务会议、文体科技交流、宗教朝拜以及其他的动机选择频率都远低于度假休闲与观光游览,并且拒绝选择在假期中仍滞留在日常工作环境中。在新的休假制度下,上海市民尤其是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的中青年白领,对休养健身的需求日益凸显,他们在安排休假时间时,会更多地选择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度假休闲和观光游览活动,而避免在假期里进行商务(或公务)性质的会议和交流活动。

    针对休假制度调整对上海市民出游方式的种种影响,课题组建议,首先要加强政府对带薪假期制度落实的监管力度和企事业单位的执行力度。

    倡导民众科学的休假意识和方式

    楼嘉军教授告诉记者,其实早在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5条就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享受带薪年休假。”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规定很难得到落实,或者是在操作过程中标准各异,特别是私营企业职工的休假权很难得到保证,农民工的休假权得不到根本保障。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是对《劳动法》第45条规定的硬化和细化,使带薪年休假有法可依。要保证该条例的有效实施,需要从各方面加强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依法维护休假者权益,确保带薪休假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这一休假制度的实施,应该是靠政府立法,企事业单位强制执行,执行应该是刚性的,休假时间安排可以是柔性的。”楼嘉军教授说。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人们对休假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实际上,目前国内不少劳动者经常以“挤不出时间”、“领导不休假,自己不好意思休”等为理由主动放弃带薪休假。因此,楼嘉军认为应该积极培养国民的科学休假意识,明确带薪休假作为劳动者一项重要权利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整个社会还需要提倡科学的休假方式。

    楼嘉军教授指出,对“休假”概念的理解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游览,休假的本质是休养生息,是愉悦的体现,所以居民应该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假期,选择个性化的休闲方式,倡导科学健康的休闲活动,使休假真正成为放松身心、休息之后再出发的驿站。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