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6日
星期

与毒蛇和食人蜂相伴的日子

——中国首批赴达尔富尔维和官兵口述实录
马子安 孙贵新 王会甫 特约通讯员 魏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1-16    [打印] [关闭]
    因战乱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一度让达尔富尔成为世界的焦点。2007年11月,由联合国授权,中国向该地区派出了首批315人的维和工兵分队。

    达尔富尔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维和官兵到底经历怎样的惊险,他们身处异国他乡内心有什么感受,执行任务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让我们来听听刚刚执行完维和任务顺利归国的官兵的亲身经历吧。

    初进达尔富尔

    讲述人:王飞(警卫中队战士)

    2007年11月24日,经过近18个小时的飞行,我们抵达苏丹南达尔富尔州首府尼亚拉的国际机场上空。透过舷窗,呈现在我眼前的是:成片的土坯房,屋顶盖着稻草,黑乎乎的,很矮;崎岖的小路上不时有几辆毛驴车通过,没有一点生机与活力。

    出了机场,我们乘车前往过渡营。过渡营,英文缩写为FOB,位于尼亚拉东北侧,距市中心约6公里,距尼亚拉国际机场约5公里。由于赴南达尔富尔的维和部队都要在这里“过渡”一下,然后再部署到相应的执勤点,所以叫“过渡营”。

    当天,我们12个人住进了一个帐篷。累了一整天,本想睡个好觉,谁知刚入睡,突然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声。

    我们不敢有半点迟疑,迅速按照在国内的演练程序,将防弹头盔和背心穿戴整齐,枪支领取到位,依托帐篷四周有利地形加强警戒。

    密集的枪声大约持续了七八分钟,随后便是零星的枪声。这一夜,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很困、很累,但没有一人能够入睡。耳边的枪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战争和危险的存在。

    毒蛇、蜥蜴和蝎子现身营地

    讲述人:周国民(军事组组长、作战参谋)

    在过渡营区待了一个多月后,2008年1月,联非达团(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特派团)官员为中国维和部队规划了营地。本以为至少是个简陋的住处,可到那地方一看,我才知道所谓营地,不过是一片荆棘,灌木丛。一条干涸的小河横穿营区,河道两边堆满乱石,人员、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更别说住人了。

    由于装备还处在从中国到非洲的海运过程之中,官兵们没有机械就用双手清石块、拔灌木。没想到,在施工的过程中,官兵们竟从灌木丛和乱石中先后发现23条毒蛇,还有数不清的蜥蜴、毒蜘蛛和长达15厘米的毒蝎子等。若不是组织严密,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据通报,这里的蛇、蜘蛛、蝎子的毒性很强。一名尼日利亚维和女兵不幸让非洲霸王蝎蜇伤,两小时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建好超级营地,先遣官兵加班加点忙着挖地基,打地桩,修工事。当时,达尔富尔热得出奇,不但温度高,而且风沙大。沙尘暴经常袭来,沙子打在脸上特别痛。加之达尔富尔地区纬度低,阳光接近直射,光线特别强,长期在强光下工作对人的眼睛损伤也特别大。为此,官兵们把背心、内衣改造成面罩套在脑袋上,再戴上墨镜和口罩来防风沙和高温,看上去如同游戏中的“CS特警战士”。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超级营地基本建成,但由于海运物资输送缓慢,板房器材6个月后才抵达,这使得我们先遣官兵在低矮的帐篷中整整生活了6个多月。大家无法想象,在地面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帐篷内气温高度60多摄氏度的情况下,我们是怎么熬过那段漫长岁月的。

    2008年7月下旬,随着板材的到位,超级营地很快发生了质的变化。有了板房、装了空调、安了路灯、焊接了大门,刷上了标语,搭建了阅兵台,铺设了活动场地,我们终于有个家了。

    风雨卡尔玛

    讲述人:上官林宏(维和工兵分队队长)

    卡尔玛难民营有十余万难民,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位于尼亚拉市东南15公里处,内部居住的难民成分复杂,素有“火药桶”之称。

    2008年8月25日这里发生了大规模流血冲突,30多人死亡。为制止类似情况再度发生,联合国决定由联非达团在该难民营派驻一支160人的常驻维和力量,其营地建设由我们分队负责。

    9月10日,是卡尔玛难民营常驻维和部队部署基地建设第一天。早晨一起床,就感到天阴沉沉的,看来,今天又要下雨了。吃过早饭,我们发动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自卸车等近20台设备前往施工地点。车行10公里,乌云压顶,豆大的雨点随即而来,能见度不足5米,怎么办?是返回营区还是待雨势稍小继续前进?

    通过对讲机,我和副大队长徐汉发商量后感到,卡尔玛难民营的形势世人极其关注,如果首次施工半途而废,可能会严重影响我分队乃至我国我军形象。

    冒着小雨,车队继续行进在茫茫荒野之中,警卫分队则保持着高度警惕。“701,701,715报告,前方20米外路边有人跑动,怀疑手中持有武器!”正当车辆向前开进时,警卫中队中队长陈占元报告。一时间,紧张气氛在车队弥漫。

    由于路况极差,30公里的路程,车队居然艰难行驶了3个多小时,直到上午11时30分才抵达部署基地。官兵们顾不上休整,简单吃上两块饼干,喝了两口水就立即展开工作。

    雨后天晴,太阳显出其更加狂暴的一面,整个营区没有一片阴凉儿。官兵们挥汗如雨,都在努力争取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工程作业任务。

    在随后的25个工作日,任务区先后发生了“9·29”卡尔玛难民营直升机坠毁事件,“10·6”尼日利亚巡逻分队遇袭事件等。但我们从未长时间中断过施工,直到部署基地建设完毕。

    难忘达尔富尔

    讲述人:聂海军(钻井中队战士)

    达尔富尔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地区,水源之争,一直是达尔富尔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为了解决吃水问题,我们钻井中队先遣组6名官兵,根据营区地形、地貌及先遣勘测结果,沿超级营地南北、东西方向各设定5条测线,安排82个勘测点,在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展开拉网式勘测,查明了整个超级营地的地质情况、地层变化以及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和范围。

    2008年9月14日,钻井装备运输到港口。经过一系列的调试、安装,很快便进入了施工阶段。2008年10月10日,我们一大早带着装备出发了。

    11时30分,我们抵达目的地后不久,当地群众蜂拥而来,黑压压一片,老幼相间,有的还拿着长长的刀具,但更多的群众表现得很友善,成群结队的儿童见到我们都竖起大拇指,兴奋地高呼“OK,OK……”

    这时,突然一阵风吹来,一个小女孩手中的书被风吹掉了一页。我急忙帮她捡起来,递给了小女孩。她露出洁白的牙齿朝我一笑,并点点头。

    钻井成功后不久,我们便得知中国驻苏丹大使李成文将在这里捐资兴建一所小学的消息,而建设学校的任务又交给了我们。这天,我和战友们一起帮学校整理卫生,又见到了那个女孩。她似乎也认出了我,朝我笑了笑,并伸出大拇指。

    透过这件事,我最大的感受是,国家的和平、安宁、团结就是中国人最大的幸福。

    紧急救援

    讲述人:江佳富(一级医院预防医生)

    2008年8月12日,上午8点多钟,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由于昨夜的暴风骤雨,沙地上到处都是一汪汪的积水。

    “Dr.Jiang,I need your help (江医生,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南战区首席医疗官达瓦哈医生(Dawaha Salih)打来电话说。他告诉我,任务区尼亚拉西部100多公里的南、西战区交界处的城市扎灵给(Zalingei),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5名工作人员昨天夜里遭到一群马蜂(非洲食人蜂,African Killer Bee)的袭击,情况十分紧急,5名伤者正被用直升机送往尼亚拉市,寻求救治,并希望我们协助进行现场会诊与医疗后送。

    我立即向我们医院的院长和大队长汇报请示。大队长开始以为是去事发现场,稍微犹豫了一下。因为20多天前,苏丹总统巴希尔刚被海牙国际战犯法庭起诉为战犯,任务区安全级别已经上升为四级,任务区部分文职人员已经陆续撤离,当时安全形势极其复杂。此外,我们医院的任务主要是保障我工兵分队人员的健康。

    去还是不去,两位领导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考虑到作为联合国维和行动医疗保障单元,负有现场紧急救援的义务和使命,加上我们的救护车装备精良,大队长还是下令出发了。

    车队由一级医院副院长付红保带车,我负责联络和翻译。除了医疗人员本身荷枪实弹外,警卫中队还派出精干兵力提供安全保护。一路冒雨疾驰,首先在战区一级医院与首席医疗官和他们医院的救护车紧急会合,迅速向机场进发。

    天公作美,雨不一会儿就停了,好像也在帮我们完成任务。30分钟后,到达了尼亚拉机场。不到5分钟,国际红十字会的救援飞机缓缓降落,达瓦哈医生带着我们三步并作两步,迅速登上飞机。只见机舱地上躺着两名伤员,一名奥地利的伤员全身被盖上了一块毛毯,非常不幸,20分钟之前他已经在飞行途中休克死亡了。另一名黑人(当地雇员)伤员躺在机舱右侧,可能由于卫生问题,全身发臭,他的脸已经肿得分不清五官了。

    我们迅速会同其他医疗人员,对他们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初步认为,我战区所有体系医院均不具备足够的重度中毒救治条件,这名病人应迅速送往喀土穆。其他三名伤员坐在椅子上,尽管情况稍轻,但脸上也有不同程度肿胀,有的处于半眩晕状态,应立即后送到尼亚拉战区一级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在集体会诊下,治疗方案迅即确定,并各自展开行动。死者尸体经简单处理,被抬下了飞机。各种肤色、不同口音的人,都在忙碌。飞机继续载着重伤员前往喀土穆寻求救治,其他三名伤员被抬上我们的救护车,一路鸣笛赶往目的地。因治疗方案正确,后送及时,伤员脱离了危险,还打来电话向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