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1日
星期
实行土地流转、农田规划和集中居住

令人鼓舞的大胆试点

——安徽肥西探索“乡村改造”新模式
本报记者 黄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1-21    [打印] [关闭]
    从浙江打工返乡不久的安徽合肥肥西县官厅镇青年农民小马,最近心情舒畅。家里原来的6间旧平房拆了,镇里联建的新楼房补上两万元差价,就可换两套新居;田地统一平整、水利道路设施齐全美观大方;更重要的是,开春他将应聘在自家的农田里为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干活儿,学种大葱儿……不到半年,家乡发生的巨变,让他十分惊讶。

    去年10月15日,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小马家所在的官亭镇丰祥村华郢村民组最醒目处,贴出一张让人难忘的《公告》。《公告》宣布,投资近3000万元的官厅镇2008年土地及宅基地整理项目动工,涉及马河湾、丰祥两村全体农户1256个,共4276人。同县的严店乡苏小、西郑岗两个居民点,作为肥西县的第二个试点单元,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工,涉及农户1529个。

    据了解,项目实施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塘坝清淤、河道疏浚、田间道路和农民新居建设等。项目于2008年10月开工,2009年5月完工,其中农民新居在今年春节前完工入住。

    通过一系列的乡村改造,肥西县正在探索让中国农村发生巨变的新模式。

    几近绝迹的“灌溉文明”回归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贴在项目部墙上的两张新旧规划对比图,从过去的散乱无序,路断头,水不畅,处处是荒滩、废地、废沟,到半年之后“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通”,让人恍如隔世。

    严店乡副乡长余德金指着路边平整有序的沟渠告诉记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干渠”、“支渠”、“斗渠”、“毛渠”的4级划分。从外域引水靠“干渠”,分到各大田块靠“支渠”,再到每一小块田是“斗渠”,最终到每个小田块的每一垄之间,就走的是“毛渠”了。

    这些名称,长期以来只残存在一些种田“老把式”远久的回忆中,是已经绝迹多年的“灌溉文明”。

    水利设施和设计的完善,将大大提高灌溉率和整个生产效率。

    此外还有“田间道”,可供车辆在各大块田之间自由通行。各大块田又被整齐地分为“小块田”,之间有相比“田间路”稍窄的“生产路”,方便生产人员进出。又有“机耕路”,方便农机通行。为防止断头渠和断头路,又在路上架起了“生产桥”和“机耕桥”。

    现在不仅是人,运载车辆和农机可以到达每一块土地边,确保集中收割、集中装运,没有空白点。田边的水泥路直通十几公里之外的省会和国道,物畅其流。

    肥西的项目实施地有不少属于丘陵。精心的设计也推翻了过去一个很长时期的旧观念——集中耕作只能在平原地带。现在依地势分层次平整田地,各层级的丘陵之间有道路相通,集中耕作没有任何路线障碍。

    农民满意,各方多赢

    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过快地让农民离开土地,造成很多农户未来生活得不到保障。肥西的实践探索与此不同,它包含“创新”和“回归”的双重追求。在对当地土地利用状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肥西不仅保留农民的土地,而且还通过科学的规划整理,将过去田间地头一块块看起来不起眼的边角地、废弃多年长满茅草的沟渠和小片养殖效率较低的小水塘都集中起来。变废为宝,聚少成多,集中规模,这些土地成为租赁商眼中的“黄金宝地”。

    官厅镇的两个村,原来的46个村民组、80个自然村庄的80个“居住散点”,现在集中到3个点,光是建设用地就腾出了1400多亩。严店乡项目区的整理,同样可净增耕地1871亩。余德金副乡长给了我们一笔细账——村庄整理增加1121亩,坑塘、田坎整理增加耕地750亩。以苏小村为例,原来的近20个零散居住点最终被规划为两个,其中中心村1个、基层村一个。坟地也集中,一个村就迁坟3320座,工作量之大前所未有。既充分尊重了当地的风俗,更结束了长期以来散乱坟地对耕地过多侵占的状况。

    整理之后的土地集中流转,使得土地租赁价格每亩上涨了近300元。尽管平整工程尚未完工,但已有5家公司签下了1万多亩土地的租赁合同,其中包括3000多亩的农产品基地。农民一边拿租赁的红利,一边应聘到自己的地里干活儿拿酬金,两头儿得实惠。

    耕地增加让国家得到了实惠,国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农民集中居住之后省下的宅基地和建设用地,由地方政府统一作为建设用地指标使用,使地方经济发展和开发的空间扩大,地方政府又得到了实惠。

    土地的集中平整,使县里经过较长时间市场调研后确定的“一村一品”、“一乡多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有了真正的依托。据了解,苏小村下一步的计划是以当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壮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引进蔬菜种植大户,发展精品苗木基地,建设观光型生态农业园。

    肥西县县长李海鹰告诉记者,在项目推进中,肥西县始终以“依法、自愿、有偿”为原则,把农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最大的考量标准。从去年3月下旬开始,县、乡镇两级就开始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召开村民动员大会,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公告、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以及农村有线广播,广泛宣传,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

    试点单位抽调了土地、规划等机构人员对每户的住房进行摄像、拍照、丈量、登记造册,100%的农户当场对丈量结果签字确认,确保了透明度和事情的平稳进展。

    集中建房的层次由农民自己定,两层、三层、四层和四合院可以自己挑选。两代人在一起居住多年想趁机“分家单干”的,可以按照原来面积的比照,给两套房的指标;也可以选择同一单元门对门,以便随时对老人有个照应——这可是城里很多人家多年来想办却办不到的事。

    每个村子都有几家困难户,因为老房子拆迁不值多少钱,不够置换集中居住点的新房,政府对此采取灵活处理的办法,具备逐步偿还能力的,就先拿钥匙再逐步还钱。在还款的具体数额上,根据每户实际情况确定,实在付不出的部分,就由集体担保贷款,分期付款或干脆动用集体财力部分补贴。目的是尽可能确保每一户都能尽快搬进新房。

    集中居住点的选择,以靠近已经形成的乡镇边为首选,逐步延伸,使以城镇面积扩大、人口增加为目标的农村小城镇建设有了依托。官厅镇的面积就因此扩大了一倍,这个本来就远近闻名的镇子人气更旺。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两个试点乡镇的群众对项目的满意度高达95%。

    乡村改造需要更多社会资金

    正是因为平整土地能够新增耕地这一最大的利好,合肥市委、市政府对试点给予大力扶持。

    据肥西县委书记陈晓波介绍,肥西试点项目的投入资金,有几个来源:整理多出的土地,市里每亩补贴5万元,县里配置两万元,国家对土地整理的青苗补偿、农民每户所交的两万元保证金,也可以用于资金周转。

    陈晓波告诉记者,每个试点项目的投入约在1.3亿~1.5亿元。乡村改造有这样的资金规模,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市县两级的强力支持,基于近年来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所积攒的可用财力。这是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前提和根本。从总体上说,试点探索的前期投入是较大的。如果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光靠政府的钱和土地租赁商的钱还不够。陈晓波说,“我们将一套运作机制摸索清楚了,也是为更大规模的社会资金的进入铺路——此事可干,有赚头儿,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