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经济寒冬不能只寄希望于“抱团”
面对几十年未见的经济寒冬,任何企业如果仅凭自身的能量都显得相当脆弱,审时度势,“抱团过冬”确实是一个颇具理性的选择。不过,细看该倡议书的内容,又总难免一种杞忧:就这样倡议一下,签个名字,“抱团过冬”的梦想就能成真吗?
该倡议书提出了政企抱团、银企抱团、强弱抱团、行业抱团、企业内部抱团等多种方式。仔细分析其中的一些方式,由于牵涉巨大的利益问题,甚至涉及企业本身的生死存亡,仅凭一纸道义性的号召,恐怕是难以真正奏效的。
比如其中最具有实质性的“强弱抱团”,是这样倡议的:“当前的经济寒流对企业的影响并不是均等的。对大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相对要少,有的企业还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它们有充足的订单额,销售渠道畅通。应倡导这些大型强势企业与中小弱势企业互利合作,携扶中小弱势企业度过寒冬。”
不否认一些大型强势企业会有帮助“小弟弟”的真心。但是,在当前的危机下,要让企业主动分一杯羹给别人,怎么也感觉说易行难,更遑论某些企业之间原本就是竞争的对手。如果强势企业完全遵照倡议办事,可能会失去一个难得的做大做强自身的机会。如此不附带其他条件的“强弱抱团”倡议,似是有些太过书生意气了。
还有“行业抱团”,倡议者承认由于压力过大,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各扫门前雪,甚至采取降低价格或降低产品质量的办法来竞争。所谓“抱团”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相当可疑。更重要的是,这种变相制造行业垄断的做法,是不是应付市场疲软的上上之策,也值得商榷。
正因为如此,笔者对政企抱团、银企抱团和企业内部抱团持赞同态度,但对于强弱抱团和行业抱团,认为应该有更具可操作性的内容和原则,否则便极易成为美丽的空谈。显然,仅仅一纸倡议是难以真正约束住那些自顾不暇的企业的。
事实上,面对经济寒冬,企业之间抱团取暖固然是一种选择,但除此之外,可能还应该有更广阔的思维。如此一场经济寒流的发生,肯定会“逼迫”整个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逼迫”企业重新洗牌。这是任何人、任何企业都难以违背的规律。以此而论,“抱团过冬”的方式固然感人,但借此机会让企业完成整合,让地方经济重新布局,未必不是更理性的选择。
在危机面前,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抗风险能力等表现得分外清楚,一些较差的企业被整合兼并甚至淘汰,并不违背市场正义。当然,一些弱势企业也许难以接受,然而与其饿死冻死,倒不如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所以,在对抱团过冬的倡议投以关注和支持的同时,亦应谨防其悲情色彩掩盖了其中的某些非理性、非市场的因素,阻碍了经济淬火而利乃至浴火重生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