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1日
星期

告别不人道的工棚制度

童大焕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1-21    [打印] [关闭]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叶敬忠及其26人组成的课题组,通过两年时间的研究估算,算出我国留守儿童总数约2300万人,留守老人总数约1800万人,留守妇女总数约4700万人(网上称为“体制性寡妇”)。我认为这个数字被低估了。根据农业部部长孙政才的公开说法,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人,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有这么多的农民工,不会只有那么少的留守人员。

    人生之大悲痛者,莫过于老无所养、幼无所托、青春无所伴。对于农民工及其家人来说,可以说人世间所有的苦难全都由他们来承担了!这是他们自愿的选择吗?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使他们变成或“被变成”没有情感的、年复一年终日劳碌只为了一月千把元工资的“纯经济动物”?造成那么多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发展的不平等和不能自由迁徙的户籍制度。那么多的“体制性寡妇”和留守老人,仅仅是为了照顾家和孩子,就甘愿过一种长期缺乏亲情爱情的生活,只把自己当成挣活口的牲口和苦力?

    我认为一个被忽视的原因就是不人道的工棚制度。我们曾经沾沾自喜于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城市化却没有产生贫民窟,殊不知,2.26亿农民工中的绝大部分,住的是条件恶劣的工棚和临时集体宿舍。那些临时性的工棚和集体宿舍,长年蛰伏在城市未建成的高楼大厦的阴影里,拥挤不堪、混乱不堪、肮脏不堪,大多数长年没有阳光也不透风,冬冷夏热。工地的噪音、粉尘就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

    比恶劣的物质条件更恶劣的,是这样的居住条件把农民工家庭生活的最后一点温馨、最后一份权利剥夺殆尽。“50岁以前没有性生活,50岁以后没有社会保障”(秦晖语)就是不少农民工的真实生活写照。更有一些不良企业,明令禁止员工外宿,只能住集体宿舍。

    人不仅是经济动物,而且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动物;不仅是企业的赚钱机器,而且还是一个个“社会人”。贫民窟里有温暖的亲情爱情,有不同人群聚居的社会与群体生活,有老中青三代同堂的乐趣;而工棚和集体宿舍的生活,即使锦衣玉食,也是精神残缺的。

    该向不人道的工棚制度彻底“宣战”,至少是告别了。要么允许贫民窟存在,让进城农民工拖家带口地自由聚居;要么政府承担起为农民工提供廉租房的责任。不论是贫民窟还是农民工廉租房,在有一定规模的地方,都应该建学校、医院、文体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并且通公交,还应该鼓励和允许在廉租房和工地之间开通公司班车。1950年,国家搞过调查,上海棚户区的居民占上海人口的四分之一强。现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仍然有大量的棚户区。允许贫民窟存在,一点不丢人。丢人的是有几亿农民工及其背后的家人,在工棚制度下过着没有正常家庭生活、没有亲情爱情的“非人”的日子。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