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日
星期

中国经济能否安然无恙?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戴天宇 林功实 张广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02    [打印] [关闭]
    金融海啸的影响会因对策而变化,而对策本身也会产生影响,所以,系统性思维,是把影响和对策这一对作用和反作用放到一块儿来整体考虑。

    先来看虚拟经济,亦即以预期利润为依据的资本交易。由于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分隔,加之此前国内股市早已暴跌,“虱多不痒”,故而此次金融危机对国内股市冲击有限,反而将惠于国内经济刺激政策而逐步上扬;但国内房市情况则不同,房价高企,用于自住远高于商品价值,用于投资远高于资本价值,随着危机到来,一方面,房产的资本价值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上升,具有抗跌保值功能(因为租价呈刚性而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但另一方面,房产的价格下行回归压力更大,两方面作用交织,房市成为金融海啸之下中国经济难以把握的隐忧。

    再来看实体经济。危机传入国内经济体系之后,也是透过经济循环机制发挥负面作用的,即把整个经济拽入一个消费紧缩、生产萎缩、投资减少、消费进一步紧缩的恶性循环。应对的措施,就是要从一个或几个环节入手,扭转循环方向,引导经济从螺旋式下降转向为螺旋式上升。

    治病讲究个对症下药,病因、病理等缺一不可。经济对策关乎千万人福祉,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次危机是资本危机,是资本价格、资本价值回归正常水平的客观规律使然,所以,应对的关键,是要稳定资本价值,具体来说,一要稳定甚至提升预期利润,二要为预期利润实现创造条件。我们看到:当前央行降息提升了预期利润,减税提升了预期利润,扩大公共投资则为预期利润的实现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然而,我们认为,当前既要考虑预期利润增长,又要考虑居民收入更快增长。为了在矛盾中寻求解决之道,我们还得严密考察影响预期利润的基本因素。

    (1)企业预期利润=预期收入-成本-费用(含利息)-税金

    危机中,企业削减成本费用,包括裁员降薪,但这样只会让经济愈加萧条,为了打破这个怪圈,就要鼓励企业“多做加法、少做减法”,帮助企业增加预期收入,特别是持续稳定的未来收益。至于降息和减税,很明显,作用效果直接但作用空间有限。政策的重心,只能是想方设法增加企业预期收入。如何增加呢?

    (2)企业预期收入=国内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补贴收入+投资收益

    危机中,扩大出口非常困难;政府向企业提供补贴,除了防止企业大量倒闭之外,多数将转化为利润,不利于化解分配失衡问题;至于投资收益,股息利息所得有限,只能寄希望于资本市场的全面上涨,但在危机中,唯有政府托市才有如此可能。除此以外,政策的重心,只能是想方设法提高企业的预期销售收入,也即提高国民的预期消费支出。如何提高呢?

    (3)预期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民间投资+政府投资

    危机中,预期利润下降,民间投资萎靡,增加政府消费又于情不合,所以,政府投资往往受到青睐,成为弥补民间投资不足的有效途径,然而扩大政府投资确实能够维持消费支出的总规模,却也容易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发生扭曲,影响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当然,如果投资是用于提升社会再生产公共条件(如基础科研)和降低社会交易公共成本(如交通通讯),则又另当别论。除此以外,政策的重心,只能是想方设法扩大居民消费,如何扩大呢?

    (4)居民消费=工资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储蓄

    要让居民扩大消费,无非两个办法,或增加收入,或减少储蓄。

    以上各项收入中,工资收入是劳动力商品等价交换所得,不可能有较快增长;经营性收入在危机中将有所下降;财产性收入主要是投资收益,同样只能寄希望于资本市场全面上涨,因而连同转移性收入一起,都严重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措施。也就是说,危机中的居民收入增长,只可能来源于政府。

    那么,如果政府通过资本市场或财政转移提高了居民收入,能不能带动消费同步增长呢?不能,除非“百姓消费、政府买单”,譬如发放消费券,当老百姓被迫为未来储蓄的时候,收入增加很难转化为消费,所以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取决于“生老病死”的保障,即医疗、教育、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的完善。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面对资本危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真正对象,不仅仅是利率、税率等,而且是预期利润;根据国内经济受影响的程度,政府可以分别采取降息、减税、干预资本市场、扩大公共投资、向部分企业提供帮扶等政策措施。此外,短期强力措施是持续发放小额消费券(一次性反而作用有限),长期根本措施是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真正考验中国经济的,并不是此次金融危机,而是在危机之后,即如何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从出口驱动转向内需驱动,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而要实现增长方式转型,首先就得实现分配方式转型,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