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日
星期

印度,这片土地依旧神奇

■李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02    [打印] [关闭]
    2008年岁末,我到印度作短期学术交流。这个玄奘取过真经的国度,给我的心灵带来强烈震撼。

    印度只能以印度的方式被体验

    破旧的建筑,令人生疑的气味,被人遗忘的垃圾,闲逛的牛,慢腾腾的巨大车流中穿插着神态自若、形形色色的行者……这一幅幅画面,颠覆了我头脑中有关它快速发展的先入之见。

    有人说,到了印度的人,会两极分化:或极度不适应,或痴迷、陶醉。我明显偏于后者,这使我的心头甚至掠过一丝不安。我体会到,在这样的土地上,人类最难压抑的,是信仰的冲动,因为这里能让人刻骨铭心地体会到什么叫“大彻大悟和永远的解脱”;我还省悟到,为何贫苦之人,却自我感觉良好,民不畏贫苦,奈何以贫苦惧之。

    我愈加敬佩梁漱溟先生当年的真知灼见。他认为印度人既不像西方人那样要求幸福,也不像中国人的安遇知足,而是努力解脱尘世生活。印度文化中“唯一独盛的只有宗教一物;世界民族盖未有渴热于宗教如印度人者,世界宗教之奇盛与最进步未有过于印度之土者”。的确,印度人的希望在来世,因此,现世的生活原可过得马虎一些。与印度人比较,我们过于世俗。

    应该承认,印度已经出现了转型的迹象。从殖民时代到今天,印度工业化的车轮,从未停止,只是转动得十分缓慢。所谓同为“金砖四国”的印度已经与中国形成竞争关系、“龙象”共舞,甚至印度的发展比中国更富有潜力之类的说法,我以为,不过是过于相信印度民主制度的魔力的西方人和过于沉迷于精神生活的印度人共有的一种迹近虚幻的美好愿望和美丽错觉。

    为了神的和为了人的

    印度是一个伟大国家。这个国家有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无数由大理石精心建筑和雕刻的神殿、庙宇和王宫、石窟,那样高大巍峨,堪称鬼斧神工,美轮美奂,让人叹为观止。还有宏大的史诗、浩瀚的经卷,无不在诉说着这个国家昔日的辉煌。

    但是这一切,都是献给神灵的,或与神灵有关的;也是这个世界上苦难最为深重的人们创造出的最伟大的作品。古老印度文明的诞生,使人相信人越痛苦,精神越升华,离神越近,来世越幸福。当年的印度工匠们,心怀一颗虔诚之心,一种崇高的精神和净化的灵魂,在一种充满神秘与欢愉的状态下工作,终于以超人的力量创造出足以让人顶礼膜拜,并富有永恒魅力的艺术瑰宝。印度文明是在神权下创造的人间奇迹。

    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与印度不同,中国的文化遗产,包括古代建筑、古玩、诗书、字画,只有那些为皇室建造、生产和创作的,才登峰造极、精美绝伦。中国文明是在皇权下创造的,虽大气磅礴,但毕竟拘泥于生活日用,缺少足够的神圣与超凡气象。

    专注于天国的,人间难免多苦多难;沉湎于皇权的,百姓的生活就会缺乏创造的冲动与激情。近代以来,西方首创了工商文明,其特点是为了交换、为了市场而生产。为满足消费者可无限拓展和延伸的需求,这块土地创造了极大丰富而优质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西方文明是在人权下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了普通人的。因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今日的印度,也在建造庙宇。我试图将今日印度的庙宇与昔日印度的庙宇加以比较,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今日的印度已经不复昔日印度的辉煌。以神权为根基的古老印度文明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而与人权相匹配的现代印度文明尚未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新印度正在从老印度的腹中孕育并分娩,但如果没有另一种“神力”相助,这个过程将痛苦而漫长。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