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5日
星期
■因为缺水,老职工曾经弃地而逃,年轻人脱离兵团
■昔日望尘莫及的“贵族农业”,如今成为百姓的常规技术

膜下滴灌如何改变干涸的新疆农业

梁建春 本报记者 刘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05    [打印] [关闭]
    十年前,皮棉单产长期在50公斤左右徘徊,职工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因为缺水,新疆农垦大批老职工纷纷弃地而逃,年轻人干脆选择与兵团说“拜拜”,人走地荒的现实曾经一度在兵团引起恐慌。

    现在,一项节水技术,改变了新疆农业生态。这项新型的节水技术,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被农民形象地比喻成给作物“打点滴”——

    水流顺滴孔直达作物根部,使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最佳含水状态,加之地膜覆盖,水分蒸发大大减少,农田用水量仅为常规灌溉的50%。

    新型灌溉技术的推广,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田间取消了渠道,可节约耕地5%至7%;闸阀控制灌溉,使每人管理定额成倍增长;作物生长环境得到改善。可增产20%左右。其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由此出现的节地、节水、节肥,发展高效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好处很快显现出来。

    有人粗略算了一笔账,以节地3%计算,石河子400万亩棉花地就可增加耕地12万亩。如以每亩耕地最低纯收入300元计算,整个石河子就可增加职工收入3600万元。这还不说节水40%,增加产量10%~20%、劳动力成本降低50%给他们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而在十多年前,滴灌节水技术是农民看着欢喜,却无法大面积用到大田里,农民们称那时的滴灌农业为“贵族农业”。

    石河子人不远万里把滴灌节水技术的鼻祖以色列的节水灌溉专家请到石河子,却发现,以色列的节水灌溉确实很是诱人,可每亩地就要近2400元的投入,中国人种不起。

    “难道这种先进的滴灌种植技术就不能为中国普通农民使用,它的名字永远要姓‘贵’吗?”石河子高层很受“刺激”。

    石河子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年降水量与以色列差不多。老一代军垦战士用一双手、一把锨开垦的百万亩良田虽然没有在他们的手里荒芜,但是,一代又一代的农垦职工却因缺水吃尽了苦头。

    有人简单地算过一笔账:石河子除了小麦、玉米外,仅经济作物——400万亩棉花如果使用以色列提供的滴水灌溉技术,就需要投入10个亿。

    对于一个长期依靠农垦经济维持正常运转的政府来说,这笔投入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曾参与谈判的新疆天业集团的董事长郭庆人回忆说,以色列方面的底线是每亩2400元,少一分都不行。价钱下不来,谈判转向购买设备,但购买设备的意向遭到委婉的拒绝。后来石河子人才明白,以色列方是怕中国人模仿他们的设备制造出更好的产品。

    送走以色列的专家,郭庆人就带着几个助手上路了。他要去全国各地看看,这神秘的节水器材生产线到底隐藏着多少先进的保密技术。

    北京、山东、江苏、河北,辗转上万公里,终于在山东找到了一台德国产的旧滴灌带生产线。对方报价38万马克,郭庆人一行没有犹豫,当即付款购买。

    郭庆人没有想到,花38万马克购买的设备在运回石河子后部分零部件已经严重损坏,根本无法使用了。

    相当于170万元的人民币就这样打了水漂,对于企业刚刚有点起色的郭庆人来说真是心疼。“干脆再买一台新的,旧的权当解剖活体。”这是郭庆人当时的原话。

    1998年6月,由天业制造的第一批滴灌带正式出品,用时不到半年。而且,还把进口的旧设备彻底“解剖”了好几次。他们发现,国内外生产的滴灌带很不适应新疆的土壤和水资源。突出的问题在于:容易堵塞。

    “纳米边缝式迷宫滴灌带”很快又在天业问世,而且,较国外同类产品抗堵塞能力提高了30%以上,河水渠水也能通得过,价格只是以色列同类产品的八分之一。

    但这样一个好产品,一开始却并不被农民接受。

    工程师陈栋回忆说,刚开始,农民根本不相信一滴一滴的水能够满足作物的需要。于是,不少农民把公司免费提供的滴灌带卖掉当成了喝酒钱。

    “长期以来,习惯于大水漫灌的农民总喜欢看到哗啦啦的水流进田间的那种感觉,以获得心理的满足。在他们看来,只有水漫过地皮并保持一定的水位,庄稼才能吃饱喝足。殊不知,浪费水、多花钱不说,还会造成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碱化日趋严重。”天业集团的高级企业顾问吴磊说。

    董事长郭庆人也给公司员工下达了“断臂保全身”的死任务。免费给农民供应。而且,公司还必须派出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服务。

    为了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滴水灌溉的好处,天业人专门在地处沙漠不到500米的121团选择了25亩地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亩产皮棉150公斤,是使用滴水灌溉前的一倍之多。

    像这样的试验田还有很多。南疆和田、阿克苏,东疆哈密等等,试验的结果只有一个——增产丰收。

    142团14连的职工宋立业和妻子是双职工。过去承包21亩地,每亩棉花的皮棉产量不会超过80公斤。2004年,在技术人员的支持鼓励下开始使用膜下滴灌技术,一下多承包了200多亩盐碱地。当时两口子还在犯嘀咕,原来21亩地都把人累的半死,现在面积扩大了十倍能管过来吗?

    等把棉花种完他们才发现,原来是铺膜、下种、滴灌带铺设一次完成,自己没怎么动手就把220亩棉花种完了。更让他们感到惊喜的是,浇水、施肥开关一扭就行,雨鞋、铁锨也彻底“失业”了。

    如今,宋立业夫妇共承包了280亩地,家里还添置了不少耕作机械。2007年仅卖棉花的纯收入就达8万多元。“虽然最初我也反对使用膜下滴灌技术,那是因为不了解价格,怕给自己增加种植成本。现在看来,一亩地多投的98块钱,与节约的水费、务工等物化成本几乎持平,增产的部分就是纯粹的利润。”宋立业感慨道。

    石河子推广的膜下滴灌技术如“星星之火”很快在戈壁明珠传播开来,并辐射到新疆各地。数据显示,到2005年,全疆共有1200万亩棉花实现了膜下滴灌。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