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5日
星期
明星推动市场,打造职业联赛为奥运战略服务——

中国拳击要打出一片新天地

本报记者 郭剑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05    [打印] [关闭]
    国际拳击联合会大会将于2月15日举行,国际拳联在这次大会上将确定推出自己的职业联赛。国际拳联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管理中心主任常建平告诉记者,他已经为参加这次会议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按照拳跆中心的计划,在国际拳联的联赛正式开打之前,中国职业拳击联赛将先行一步,时间大约是今年年底。

    “我想,如果我们有了自己的职业拳击联赛,拳击运动会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地普及,也会进一步提高我国拳手的技术水平。”常建平说,“我们肯定会在今年将联赛运作起来,之所以还没有立即动手,一是因为今年有全运会,二是还要先参考一下国际拳联的联赛模式,他们是和国际管理集团(IMG)合作,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一些技巧,借鉴一些运作方法。”

    国际拳联的职业联赛对于以“奥运战略”为主导的中国拳击界来说,无疑是一个求之不得的新天地,拳手既能打职业联赛,又不用承担职业拳击的巨大风险,还可以参加奥运会。

    “国际拳联一定是要兼顾职业和奥运两个方面,比如比赛将设定5个回合,也会分个人赛和团体赛。”常建平说,“详细方案还要在大会上讨论,但中国肯定要派队参赛,而且已经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准。”

    不过,中国拳坛两大顶尖人物邹市明和张小平并不会参加首届国际拳联职业联赛。谈及其中的原因,常建平说,毕竟国际拳联的职业联赛刚刚开始,还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风险。中国就这么两个尖子选手,还是应该慎重一些,先观望1年。

    事实上,拳跆中心还有另外一层考虑,那就是邹市明和张小平参加的比赛不宜过多。频繁参赛不但会打乱他们的训练计划,还会干扰中心的整体工作。况且邹市明和张小平还担负着推广中国职业拳击联赛的重任。

    “我想我能适应职业拳击,但不能因为职业拳赛影响奥运会。”邹市明曾经在奥运会后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拳击运动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关注,大家不用等到奥运会,平时就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比赛,也算是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有了中国职业联赛之后,邹市明的愿望就可能成为现实。虽然作为贵州人的他不一定代表贵州俱乐部参赛。

    据记者了解,首届中国的职业拳击联赛会有6支队伍以俱乐部名义参加,比赛考虑设定5个或6个级别,完全采用奥运会规则,赛程为主客场制,历时3个月。

    “奥运会有12个级别,我们打算把相邻的两个级别合并为一个,这样比赛会更加刺激,也更利于现场观众欣赏和电视转播。”拳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比如说最后确定5个级别,那么一个地方一轮就有5场比赛,一晚上就能打完,加上垫场表演和裁判时间,大约两个小时就能结束,各方都能接受。”

    而比赛完全采取奥运会规则,是为了给邹市明和张小平这些国家队拳手提供训练和比赛的桥梁。“我们的目标是奥运会,所以一切比赛措施,包括市场推广,都不会影响我们的奥运备战计划。提高队员的竞技水平、让他们在奥运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才是我们开展职业联赛的最终目的。”常建平说,“我们不是为了挣钱才搞职业联赛,但我相信比赛水平高了,自然会有市场。”

    根据中央电视台的统计,他们每周日转播职业拳击比赛的收视率相当高,这说明拳击在国内拥有大量观众。拳跆中心则估计,全国至少有3000万观众喜欢观看拳击。面对这个庞大的市场,再加上两枚奥运金牌的支撑,中国职业拳击联赛终于在酝酿了3年之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以前全国锦标赛是国内水平最高的比赛,不过是采用赛会制,也没有宣传,观众看不到。现在我们决心把联赛做成国内最高水平的比赛,把联赛推进市场,但又不会完全依赖市场。”常建平说,“如果运动员上半年打全锦赛,下半年打联赛,这样就能在国内形成很好的拳击氛围。”

    这意味着首届中国职业拳击联赛要做两手准备,即便市场反应冷淡,拳跆中心也要坚持把比赛水平稳定在较高层面。

    “这个联赛已经吸引了很多赞助商,具体的合作方式我们还在协商,但有一点很明确,就是老板不能介入队伍的训练与管理,队伍还是归我们管,老板只管市场开发和推广。”常建平说,“我们要从一开始就建立一个规范的环境,必须明确主导思想是以奥运会为目标。”

    由于今年10月国际奥委会年会才会决定女子拳击是否能进入下届奥运会,因此,首届中国职业拳击联赛中不会有女子项目。据拳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女子拳击能进入奥运赛场,那么女子拳击联赛很有可能在国内单独举办。

    “奥运项目职业化,这是我们肯定要坚持的道路,拳击联赛就是最好的尝试。”常建平说,“等国际拳联大会之后,中国职业拳击联赛的细则也会很快出台,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引进国外的优秀拳击选手加盟我们的联赛,促进我国拳手提高竞技水平。”

    本报北京2月4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