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5日
星期

官员肇事,地方政府靠什么掌握主动权

萧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05    [打印] [关闭]
    在中国,车祸也好,治安案件也罢,只要一牵扯到所谓“当地高官”(甚至是高官亲属),就不可避免地被人为披上神秘面纱,总会在公众舆论面前上演一番“犹抱琵琶半遮面”。最近的个案便是云南临沧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和彦辉驾车撞死4人的恶性事件。而据媒体最新的报道,肇事者已被停职,也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生活新报》2月4日)

    后果如此严重的交通事故,内中情节实在有太多值得反复咀嚼的东西。而之所以被公众舆论习惯性地紧追不放,恰恰在于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地方政府那些试图“掌握事件处理主动权”的作为,让原本简单、普通的案件复杂化和神秘化。

    以本案为例,在稍早前报道中被称为“云南临沧某高官”的肇事者,在最新报道中终于得见庐山真面目:官至临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并身兼市公安局局长,确实是高官。

    但笔者不明白的是,既然事发后当事人就迅速向110和120报案,并“及时”将情况向“省公安厅、临沧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报告,那为什么在事发十多天后,当地警方还说“肇事者及肇事车辆信息暂时还不方便公布,事故情况仍在调查中”?

    而十多天调查不清楚的事情,在媒体批露后第二天,便迅速(下属的“迅速”相较于局长肇事后报案的“迅速”还是要差些火候)水落石出了。而这十几天查明的不过是肇事者的姓名、职务及肇事车辆与车牌号码,这些难道真的需要十余天的调查吗?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当地政府想在案情公布的同时,附上“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积极应对表现,以及案件得到很好处理的良好效果,是想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殊不知,最好的主动权便是信息的及时公开,最有效的主动权也只能是毫不遮掩的彻查彻办。靠遮蔽有效信息来为政府处理事件赢得时间,或许可以达到所谓的预期效果,却平添了公众对于案件处理的怀疑与不信任,进而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正是此类不明智的所谓掌握主动权的作为,让原本简单的交通肇事案件复杂化。

    有如此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掌握主动权”作为,难怪笔者要怀疑,在有关部门向记者透露的诸如“肇事者在事后主动迅速报案和如实交代”等表现,是否只是为了那个取保候审的“优待”做铺垫?按法律规定只要“实行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均可享受此种待遇,但在实践操作中,却不是什么样的犯罪嫌疑人都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的,这里面可不光是有没有保证人或保证金那么简单。交通肇事致四人死亡,如此严重的情节如果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恐怕很难有取保候审的“优待”吧?

    此外,在案发后由肇事者的同事和下属们“高度重视”、“迅速组成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恐怕不是是否有利于案件调查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给案件调查增添阻力的问题。而从工作组积极配合当地警方调查、善后处置等来看,除了安抚受害者家属外,最重要的一个客观效果便是为肇事者(也就是他们曾经的同事或上级)的宽大处理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官员肇事,地方政府靠什么掌握主动权?靠信息的人为封锁与欲盖弥彰,只会让不那么复杂的案件客观上复杂化,而只有信息毫无障碍地流通,相关人员和机构毫无例外地回避,才真正有可能拥有所谓的主动权,也才真正有利于政府在处理类似事件中避免公信力的丧失。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