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5日
星期

弹赞自由,当“官员粉丝”又何妨

几又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05    [打印] [关闭]
    和明星“粉丝”类似,网络上出现了“官员粉丝”群体,他们给自己喜爱的官员冠以昵称,追随他们的行动,并对他们说出心里话,有的还直言不讳地提出政策性建议。而不少官员对“粉丝”却持回避态度,以至于有媒体称官员“粉丝”为羞羞答答的“粉丝”群。有专家认为官员“粉丝”是我国政治开明的显著象征,也有专家认为“粉丝”会助长官本位的观念。(人民论坛2月4日)

    对于明星“粉丝”,公众鲜有人指责,因为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可供选择支持的明星实在多如牛毛,“粉丝”不足以轻易影响个人的选择。移栽到政治层面后,“官员粉丝”却招致褒贬不一的评价,依笔者看,根子其实并不在于是否存在权力崇拜,是否会助长官本位,而在于公众是否拥有更多途径对权力进行评价。

    去年9月,浙江小广告商杨运合创办了“中国官员粉丝网”。截至去年年底,已经有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等3个直辖市市委书记,6个省的省委书记在内的十多个粉丝团。此事曾引发舆论高度关注,但结论同样是两极化。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个“官员粉丝网”存活了下来,而且“官员粉丝”也不再那般羞羞答答。

    “中国官员粉丝网”首页上左右挂着两行醒目的大字:如果连粉丝都没有的官员,一定是位背离人民的官员。这个评价,笔者认为是比较贴切的。作为人民公仆,官员的确应该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服务,但事实上,碍于环境等众多特殊因素,执政者不可能十全十美,尤其是不可能做到每一件事都均等地惠及每一个人。

    实际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的为官者,只能尽最大可能使自己的决策最大程度服务于更多群众。差异化的决策必然导致公众评价的差异化,有支持也有反对更有无所谓者。支持越多,至少从侧面折射了决策的惠及程度。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公众对公职人员的美好期待。为官者执政效果如何,群众如何评价,这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想情况下,人民群众对为官者的要求可以更为严格,对其执政政绩既可以表示赞同与支持,同样也可以表示反对与否认。赞同与支持当然是“粉丝”的表现之一,从这一层面讲,“官员粉丝”并无不可。关键是,对官员政绩人民群众除了粉丝选项之外,是否还有不同结论的选择权。换言之,持反对与否定意见者的声音,是否拥有与“官员粉丝”对等的表达权,是否能够进入官员政绩评价体系。

    鼓励群众公开表达对官员的评价,这总比捂在肚子里要强。对于“官员粉丝”现象大可不必恼怒,更不必动辄扣上一个高帽横加指责,而应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关注不同意见的表达层面。比如,就同一位官员而言,粉丝们可以表达崇拜,而那些反对者也应可以表达否定意见,只有当各类声音都有充分的表达机会,“官员粉丝”才能真正祛除权力崇拜的阴影,群众意见才能佐证政治开明。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