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是一张洞察内心的3D地图
先来讲个故事。
有一位资深编辑,总能在报社众多陌生的实习生中挖掘出最会写稿子的那个,且屡试不爽。问她缘由,说是每次需要人手的时候,就会在实习生扎堆的区域逡巡徘徊,看他们的模样,从他们的面孔上寻找某种不一样的特质。她说,判断依据无关美丑,是“长得明朗”。
你完全可以把“明朗”理解为眉眼开阔、面目清晰,但我觉得,这两个字,更多的是指一种感觉——就像你见到一个人,一眼看上去是喜欢还是反感,是亲切还是隔阂;他的面孔传递给你的,是机灵智慧还是憨厚朴实,是自信乐观还是羞怯怀疑。
一个人的面孔是折射他内心世界的镜子。谁都可以用粉底遮盖皱纹雀斑,用纯熟的化妆技术让自己看上去接近完美,但是,永远改变不了的是目光里、眉宇间生发的气质。
前不久,恰好我也有机会实践了一回“相面理论”:在一次小规模饭局上,作为亲友团,我被闺密邀请替她鉴定一下眼前的“粉丝”是不是靠谱儿。
“粉丝”的硬件大好——房、车、优厚的薪水和光明的未来;软件也不错——他会彬彬有礼地替女士拉开餐桌前的椅子,点菜、布菜、埋单,每一个环节都无懈可击。但不幸的是,我分明从他一颦一笑间看到了“局促”。
事后我告诉闺密:他不是你的那盘菜——这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他的内心充满了紧张和不自信。没想到我这番话正好说中了闺密的心事,长久以来让她犹豫不决的,恰恰就是这个男人的不大气。听上去很玄妙,甚至有些不可思议吧。
其实,观相术是一种根据相貌特征判断性格的古老的方法。曾经看过一本书——《解读面孔》,说的就是这件事:面孔是一个人内心情感和生活经历的永久性记录,它就像一张3D地图,不仅能反映人的气质和性情,透过它,你还可以寻找到那些烦恼与欢乐、失意与成功的证据。网上,谷歌地图正大行其道。大概是光玩地图已经不过瘾了。它又开发出了最新功能,对你想找到的人进行手机定位。保不其哪天搞出个谷歌相面,也未可知。不过,高科技玩得再“玄”,最终“玄之又玄”的,还是人自己——无论是把握自己,还是观照他人。
正所谓相由心生。
所以,当你再遇见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不妨抱着一种游戏的心态尝试一下:注视他的面孔—除了关注那些我们习惯了的“皮肤好不好,单眼皮还是双眼皮,鼻梁够不够高”之外,试着从他的脸上找到更多的线索:忧郁的、暴躁的、谨慎的、冷淡的、害羞的、天真的、顽固的、多疑的、温和的、防范的、坦率的、傲慢的……
面孔透露出来的这种种迹象,没准是我们洞察他人内心世界的捷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