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0日
星期

不必讳言“劝返”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

高永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10    [打印] [关闭]
    2009年,上海可提供的农民工就业机会将减少。近日,上海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鼓励那些确实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返乡参加职业培训后再求职或者直接返乡创业。(《新民晚报》2月6日)

    其实,相关的新闻中并没有使用听起来有点生硬的“劝返”,其完整的表述内容是“劝导未找到工作农民工返乡创业”,所传递信息之善意、表达方式之谨慎已然一览无余。但是汉字表述喜欢化繁为简,如此一来就变成了“劝返”,与公众反感的“遣返”只有一字之遥,而由“遣返”再到“遣送”也没有几步,如此语意转化,意境、用心、偏见、歧视,乃至侵权违法的味道都出来了。

    平心而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适龄的就业人口增长很快,在经济处在低速发展的非常态势下,企业开工不足,订单锐减,就业岗位总数也处在下降的通道中,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增加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确实非常困难。毋庸讳言,一部分节后返程的农民工会发现原来的岗位取消了,需要与没有明确就业目标的新农民工一起重找工作了,其中,必然有一些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怎么办?继续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等待,还是返乡等待情况好转后再次入城,两者必择其一。返与不返的抉择权在自己手中,谁也没有权利要求农民兄弟必须怎么做,但是劳动部门却必须有未雨绸缪之策,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以尽政府之责。“劝返”即是其一。

    因为就业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处在非常被动的状态下,在大势看淡的形势下,劳动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将自己做出的就业形势判断信息传递给盲目找工作的农民工。“劝”与“不劝”,大不一样,“劝”是关爱,不是抛弃,“不劝”不是尊重,是坐视不管。因为讳言“劝返”,担心被公众扣上歧视农民工的政治帽子,而选择貌似一视同仁的“敞门放行”,只会加快社会问题由萌芽到爆发的速度,以更大混乱的就业形势打乱不负责任的脉脉温情带来的生活困顿、局面失控。

    当然,“劝返”不能一劝了之,农民工的流出地和流入地需要协同合作,愿意留在城里的应该得到流入地劳动部门的岗前辅导培训,及岗位信息通报等服务,愿意回去的应该得到家乡劳动部门乃至其他政府部门的帮助。总之,应该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综合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在形势看淡的情况下,让农民工安心在家乡工作生活,这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为民的意识和能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