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讳言“劝返”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
其实,相关的新闻中并没有使用听起来有点生硬的“劝返”,其完整的表述内容是“劝导未找到工作农民工返乡创业”,所传递信息之善意、表达方式之谨慎已然一览无余。但是汉字表述喜欢化繁为简,如此一来就变成了“劝返”,与公众反感的“遣返”只有一字之遥,而由“遣返”再到“遣送”也没有几步,如此语意转化,意境、用心、偏见、歧视,乃至侵权违法的味道都出来了。
平心而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适龄的就业人口增长很快,在经济处在低速发展的非常态势下,企业开工不足,订单锐减,就业岗位总数也处在下降的通道中,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增加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确实非常困难。毋庸讳言,一部分节后返程的农民工会发现原来的岗位取消了,需要与没有明确就业目标的新农民工一起重找工作了,其中,必然有一些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怎么办?继续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等待,还是返乡等待情况好转后再次入城,两者必择其一。返与不返的抉择权在自己手中,谁也没有权利要求农民兄弟必须怎么做,但是劳动部门却必须有未雨绸缪之策,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以尽政府之责。“劝返”即是其一。
因为就业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处在非常被动的状态下,在大势看淡的形势下,劳动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将自己做出的就业形势判断信息传递给盲目找工作的农民工。“劝”与“不劝”,大不一样,“劝”是关爱,不是抛弃,“不劝”不是尊重,是坐视不管。因为讳言“劝返”,担心被公众扣上歧视农民工的政治帽子,而选择貌似一视同仁的“敞门放行”,只会加快社会问题由萌芽到爆发的速度,以更大混乱的就业形势打乱不负责任的脉脉温情带来的生活困顿、局面失控。
当然,“劝返”不能一劝了之,农民工的流出地和流入地需要协同合作,愿意留在城里的应该得到流入地劳动部门的岗前辅导培训,及岗位信息通报等服务,愿意回去的应该得到家乡劳动部门乃至其他政府部门的帮助。总之,应该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综合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在形势看淡的情况下,让农民工安心在家乡工作生活,这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为民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