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部门,别跑在群众后面
王怡波
一位50多岁的退休女士,在江苏省江阴市疗养期间,每天深夜租车跟踪调查小乞丐被人控制的乞讨生活。警方根据她的举报,一举解救了多名小乞丐,并将他们送回家。(2月9日《东方早报》)
这位退休女士的善举引来叫好声一片,但同时,也引起许多人质疑:一个普通女士能去冒险调查,而有关部门又做了什么?难道真的是“民不举官不究”吗?
“乞儿现象”并不鲜见。各大城市的过街天桥、街头等人流集中的区域,时常会出现行乞少儿的身影。在许多人眼中,这些孩子看似可怜却有可能是装出来的。孩子们的背后是否会有操纵的黑手?他们行乞是否出于本愿?这些问题却少有人留意。
再比如,一些大城市的汽车站、火车站等地,黑车、欺行霸市、公开叫买发票等活动十分猖獗,公共秩序明显混乱,群众怨声载道,但有关部门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人去管。常常是出了什么大事,或有领导作了批示,他们才会动一动,或下大力气整治。
这类公共生活问题,都在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的管理范围内。我们看到,在人力紧张的情况下,为此付出努力的部门不少,但也有部门对一些事情的反应确实比群众慢很多。有的只是在面临检查时,才突击一番,清除一些影响地方形象和政绩评估的因素。陕西某地曾出现过一民政干部在迎接上级卫生检查时,雇人将镇上一名乞丐用车拉到邻县弃于荒郊,最终导致其死亡的荒唐事件。
可以想见,若不是那位退休女士冒险调查,江阴那些乞儿还得过着痛苦的乞讨生活。或许哪天要进行突击检查了,有关部门才会想方设法将这些乞儿“屏蔽”掉。
对群众明显感受到的一些公共生活问题,职能部门的反应要比群众快,这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