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2日
星期

“今天永远是起点”

——大庆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巡礼
新华社记者 范迎春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12    [打印] [关闭]
    如果不是在这里发现了世界级的大油田,今天的大庆很可能仍旧是一片荒原。

    如果不是几代大庆人在为共和国采掘出滚滚石油的同时也缔造了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城市家园,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奉献了伟大的“精神能源”,今天的大庆很可能会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减少而走向衰落和消沉。

    然而,真正的大庆完全是另一番样子:经济繁荣发达,社会稳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2008年,大庆市在众多参与角逐的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当选全国文明城市,让大庆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说。

    实力与活力

    谈到大庆的贡献,不能离开这样几个数字:自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至今,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9亿多吨,占全国陆上油田总产量的40%;近50年来,大庆市上交国家利税和承担原油差价1万多亿元。

    2008年,大庆市突出好中求快,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生产原油4020万吨、天然气27亿立方米,实现了稳产4000万吨再10年目标的开门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0亿元,同比增长12.3%,GDP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

    曾经是石油经济“一柱擎天”的大庆市,如今正在向着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工业城市转型。到2008年,大庆市的非油经济比重在城市经济总量中上升到近40%,大型石化项目、高新科技项目、石油装备制造业、服务外包产业等迅猛发展,成为城市经济新的支柱。

    2007年,一位计划在中国投资的外商在先后考察了多个大中城市之后,决定选择大庆华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这位外商对年纪只有32岁的华拓公司总经理徐岩说:“我从大庆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和光明前景。”

    “大庆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已经有20多年时间。全国文明城市荣誉是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综合体现。”韩学键说。

    民生乃根本

    打开大庆市“政务公开网”,会发现政府正在做和准备做的事情都原原本本地展示在上面,最醒目的位置是“市民意见箱”。大庆市市长夏立华说:“自觉接受市民监督,广泛吸纳群众智慧,可以大幅度减少政府的决策失误。这个意见箱不是摆设,百姓的每条意见建议都会有回音。”

    夏立华说,一些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还必须召开听证会和新闻发布会广泛征求意见,“对市民而言,政府没有任何秘密。”

    在宽敞、明亮的“一站式”大庆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设有46个部门、250个窗口、473个服务项目。中心副主任赵兴振介绍说:“市民来办事只要手续齐全,大部分都可以即时办理,比过去平均节约60%时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大庆市正在成为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宜居城市。交通网络发达、道路顺畅,商贸服务功能齐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依托丰富的湿地资源围湖建城、依水而居,2001年以来新建设居住小区1000多万平方米,改造老居住区1700多万平方米,全部实现民用管道纯净水、天然气入户。

    2008年,大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16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549元。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大庆市新增就业3.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

    文明无止境

    大庆因石油而闻名,也因“铁人”而闻名。

    大庆市委宣传部部长郑新英说,在艰苦年代形成的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调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是大庆城市文明的灵魂。孩子们考上大学要到外地读书,临行前忘不了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油田历史陈列馆重温大庆的光荣传统;许多年轻人举办婚礼,到铁人塑像前接受前辈教诲和祝福是一个重要的仪式。

    在大庆市,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品位成为市民的共同愿望和自觉行动。市委书记韩学键说,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过程,也是市民自我教育、共同提高素质的过程,“城市在市民的齐心努力下走向和谐,市民的精神境界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一次,萨尔图区奔二社区新到了一批树苗,准备发放给居民义务栽植并负责长期管理。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社区门前来领树苗的居民就排起了长队。龙凤区老党员李景荣1990年退休后先后创办了5个企业,他把经营所得和自己积蓄共22万元全部用于扶贫济困,捐助对象4万多人次。在大庆市,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

    1998年建成的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北十五联合站多次被评为“创文明先进单位”。在联合站的门口,最醒目的位置挂着这样几个大字:“今天永远是起点。”

    从市委书记站在领奖台上的感言,到基层员工们奉行的行为理念,坚持以今天为起点的大庆人,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更加文明美好的明天。

    新华社哈尔滨2月1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