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大旱之下多重拷问
在山西全境,一场干旱带来的灾难正在蔓延,虽然2月8日的一场人工降雪稍稍缓解了旱情,但是抗旱形势依旧严峻。相关部门统计,山西自去年10月以来,受旱面积已达3274.4万亩,目前92万亩小麦已经出现黄苗死苗,而且灾情还在继续。
一场旷日持久的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严重的损失。在抗旱中,农田水利设施的陈旧、建设机制体制的滞后、投入的严重不足成为最致命的问题。一场大旱,是对山西水利建设的一次多重拷问。
严重旱灾暴露山西水利设施短板
3274.4万亩面积受灾、818.45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到旱灾影响,作为山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冬小麦,78%受到了影响。干旱还造成部分地区旱井、旱窖、小泉小水等饮水工程失去作用,106万人、19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全省70%以上的小泉断流,汾河、沁河等主要河道来水量较上年同期减少了5~8成;全省大中型水库目前的蓄水量为6.78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1.1亿立方米……
“这麦子受制了!”阳城县长征村,70岁的乔老汉正与两个儿子在麦地里顺垄踩压。老汉说,“这样可以让麦地的水分少蒸发些”。因为附近的西丰水库已近干涸。“可惜啊,平时下雨流进水库的水都存不住。”阳城县相关部门领导解释说,由于地质结构的原因,在每年的汛期过后三四个月,这座库容量为50万立方米的水库就滴水不剩了。“许多小型水库主要承担了汛期防洪泄洪作用,灌溉效益并不大,但对补充附近地下水量还是有相当的作用。”不仅仅是西丰水库,阳城县26座水库已经干涸的有21座,其余5座存水量也不容乐观。
据了解,由于长期干旱,河道来水明显偏少。晋城境内的101座水库干涸59座,其余水库1月末蓄水总量为2080万立方米,其中,4座中型水库蓄水1099万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偏少314万立方米。64座塘坝有49座干涸,1350眼机电井,出水不足发生掉泵的有308眼;水工程蓄水减少,给人畜饮水和小水电运行带来严重威胁。人畜缺水已涉及1200余个村庄和35万口人;同时不仅给小水电企业收入带来严重影响,给小水电自供区群众生产生活也造成一定影响。
而阳城现象只是山西整体旱灾的一个侧面。在严重干旱的影响下,明显可以看到省内农田水利设施不足的影子,水库只能泄洪却不能有效储水的例子并不偶然。大量水利设施的滞后,导致了山西有的地方灾上加灾。
多重原因导致旱情难以缓解
“山西的水利设施滞后,最根本的还是投入上的不足!”一位水利部门工作人员表示。
2006年,山西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公开宣称,山西水源方面的建设严重滞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共建成水库730座,总库容45亿立方米。其中的63座大中型水库都是1976年以前建设的,经过30年的运行,淤积量已达12亿立方米。近30年没有建成一座大型水库,这个省的地表水调蓄控制能力严重衰减,全省水库的调蓄能力不到河川径流量的四分之一。事实上,对农村水利设施的忽视不仅仅是在山西,其他省份亦是基本如此。
山西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山西是个本来就严重缺水的省份,国家在农村水利建设上的支持显得不足,地方又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建设,导致了农田水利设施的陈旧和缺乏,“基本上是喊一喊就有一些拨款,对于这方面的支持没有成为常态。”这位工作人员总结,因为没有相应的机制建设,才造成目前的状况。
在曲沃县的麦田边,刘老汉满面愁容。面对枯黄的麦苗,他最揪心的不是水的问题,而是他根本就浇不起地。因为光电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与其花大价钱用电取水,还不如放弃枯黄的麦苗。
刘老汉的选择不是个例,山西省电力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晋南地区,浇灌电价成本很高,旱情严重时,每亩地要两三个小时才能浇透,一亩小麦从播种、施肥、灌溉到深翻、收割需要产量达到400~500斤才能收支平衡,人力农资成本的居高不下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原本缺水,后期投入又不足,再加之相关成本的高昂,让山西的旱灾充分显露了农田水利建设的短板,缓解灾情不是朝夕之功。
因势利导重塑农田水利建设
随着旱情的加重,山西的旱情通报加密到每天一报。
面对严重的旱灾,面对山西农田水利设施现状,山西省委、省政府没有懈怠,他们因势利导将抗旱救灾转变为一场彻底改善山西农田水利建设的攻坚战。
山西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多次就旱情作出批示和讲话,在2月8日下雪的当天,省委书记张宝顺再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争取抗旱和三农工作取得好成绩。省长王君随即指出,全省旱情严重,抗旱保苗和春耕春播任务繁重,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多管齐下,缓解旱情。督导相关部门和各市采取措施,动员所有能够动员的力量,千方百计挖掘潜力,缓解旱情。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督导组和农业部抗旱保春管督导组的来访,也为该省的抗旱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了解,该省防办在全省各地开动所有泵站和水井,所有蓄水工程开闸放水、浇地增墒。省电力公司优先满足抗旱灌溉及人畜饮水用电需要,各级电力调度单位提前谋划电网设备检修工作,动态调整检修计划。省农业厅要求对600万亩可浇地,在短时间内充分灌溉,先易后难,有浇水条件的加快进度,做到应浇尽浇、早浇快浇。
该省气象部门进行人工增雨,平均降水量达到7.5毫米以上,最大的地区达到20毫米,局部缓解该省旱情。各地市也出台相应措施,保障困难群众吃水,开动一切水利设施,保障春播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重新高度重视水利设施建设的话题,也开始出现在一些职能部门的关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