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恋情毕业散场 近七成人习以为常
73%的人认为现实压力是毕业即分手的最主要因素
很多校园恋情就这样在毕业之际悄无声息地结束了,正如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的那样(2149人参与),61.7%的人表示,身边有很多毕业即分手的人,32.7%的人选择“有一些”,表示这种现象“很少”的仅有4.7%。
但令所有人吃惊的是,小香和小张的故事并没有结束。2008年7月,他俩在拿到毕业证之后在武汉“闪电”结婚。一个月后,小张跟随小香前往深圳工作。“我们都知道‘异地恋’没有结果,但我们又不甘心毕业即分手,于是干脆把生米煮成熟饭,这样大家都感到安全了。”小香坦言,如果不做“毕婚族”,他们的恋爱也就走到尽头了。毕业即分手现象在她的身边很普遍,也很正常。
调查中,近七成(69.0%)的人赞同小香的观点,认为毕业即分手现象很正常。认为不正常的只有10.6%。
“距离不可怕,心的距离才是真正的‘杀手’”
“‘异地恋’要想修成正果很难。”世纪佳缘婚恋网站CEO、中国网络红娘第一人龚海燕说,异地恋最大的问题就是,两人不能直观地感受对方,这样容易在沟通上出现问题。尤其是,当两个人都有了工作,独立生活在家之外的陌生城市,孤独感更容易让恋人之间出现隔阂。“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面沟通,这恰恰是异地恋人最缺乏的东西。本来一个拥抱、一个眼神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距离却变成了问题,且越积越深,逐渐蚕食自认为坚不可摧的爱情。最后空间的距离,变成了心的距离。”
什么是阻碍“异地恋”的最大障碍?调查中79.1%的人认为是父母及朋友的劝阻;57.7%的人选择“对未来的不确定”;57.0%的人感觉是距离,耗光了所有的激情;38.8%的人认为最大障碍是周围的诱惑。
“‘异地恋’的成本也很高。”龚海燕补充说,对于很多刚工作,甚至没工作的恋人来说,电话费、交通费等费用都是不小的经济负担。两地分居的恋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价值观和心态有可能就会有偏差,另一份感情就有可能趁虚而入了。
“就算到了同一个城市,也会因为距离而分手的。”北京市某外企职员李菲却这样说。正是恐惧“异地恋”可能带来的相思之苦,她在去年跟随男友来到北京。由于双方的工作压力大,单位又距离较远,他们成了“周末夫妻”。“一开始,我们是每周末见一次,在晚上11点前赶地铁的末班车。发展到现在,双方都筋疲力尽,互相找借口周末不见面,分手成了早晚的事情。”李菲说,距离不可怕,心的距离才是真正的“杀手”。
73%的人认为现实压力是毕业即分手的最主要因素
“我都28了,换了其他的父母,肯定跳楼价、大放血也得把你推销出去。可我有个好端端的男友,父母却始终将我绑得牢牢的,不愿抛售。”谈起婚姻大事,北京市某事业单位职员小高一脸无奈。她和男友从大学到研究生都是同学,4年稳定的感情让他们都很期待毕业后结婚,但父母始终“不忍割爱”,原因就在于男友的“家世”,“他们希望我嫁得好,不愿将我托付给一个农村出身,没房没车的男人。而男友也是知难而退,爱情最终亮起了红灯。”
考验爱情的不仅仅是距离。调查中,在被问到“你认为造成毕业即分手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时,人们给出的排序是:现实的压力,包括就业、工作压力等(73.0%);对未来可能异地的担心和害怕(44.3%);家境,来自家庭的影响不可忽视(35.6%);经历,经历上的不同会对两个人的默契和信任产生很大的影响(29.6%)。
有人认为,大学生恋爱只是为了寻找一种心理的慰藉,抱着一种玩玩看的心态,所以注定要分手,调查中81.7%的人认为这种想法在大学生中很普遍。龚海燕则认为,不能说大学生对待感情就是游戏心态,他们也希望爱情能够开花结果,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大学生没有想清楚什么样的人适合在一起,不能理性地判断和选择。
对此,婚恋情感专家、中国婚姻研究会成员周小鹏表示赞同。她说,大学生恋爱半年左右、已工作者恋爱3个月,都应该与另一半谈及价值观的话题,包括对方的人生态度,处世之道和对未来的安排等等,看是否能达成共识,与此同时也要反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爱情和面包之间,人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此次调查中,34.5%的人选择面包(工作),认为生存是最重要的;仅3.8%的人选择爱情,认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但更多的人(52.2%)选择工作和爱情两者兼要,认为只要两人一起奋斗,就一定会有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