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荒”为何养不肥培训机构
吕文勇表示,他看好培训行业,因为许多农民工都希望通过参加培训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尽管市场需求大,但由于培训机构太多,参加培训的人都是陆陆续续来,增加了培训成本。
厦门正大职业培训中心开办了数控车床、模具设计和制造、办公自动化、商务应用等7大类专业,但目前只有30多名学员。吕文勇介绍,一个班最多只有十来个人,少的只有一两个人。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数控车床专业,请一个老师上课,每个课时要付30元工资,一晚上3个课时,就是90元工资。如果是一个学员报名,请一个老师专门上课,肯定亏本。
“但是,人数再少我们也要坚持随时开班,让学员能够随到随学,否则学员就流失了。”吕文勇说。
吕文勇的说法,和记者此前在厦门市就业训练中心获得的信息一致。该中心副主任郭文传说,他们去年曾作过一项调查,发现厦门的培训机构90%以上是亏损或微利的,真正效益好的很少。
“按我们的测算,办一个培训班,30个学员可以保本,40个学员会有些利润,50个学员会有比较可观的利润。但事实上很少有培训班能招到这么多学员。”郭文传说。
谈及培训市场“僧多粥少”的问题,郭文传认为,现在培训机构太多,市场无序竞争,有限的生源被分流,造成大家都没钱赚的局面。
吕文勇分析认为,还有两个问题,使得厦门培训市场“雪上加霜”。首先是厦门的培训学费相对较高,一部分农民工选择回老家培训。农民工李建辉原在厦门当保安,攒够学费后回河南老家培训学数控车床,然后再来厦门求职。因为在郑州培训这项技术只需4200元学费,而在厦门要5800元。
其次是一些培训机构对学员不负责任。由于教学质量不好,学员毕业后找不到对口工作,或找到的工作工资很低,使很多农民工不敢去参加培训,怕上当受骗。“这样,受害的将不只是这些不负责任的培训机构,而是整个培训行业。”吕文勇不无忧虑地说。
记者今天在厦门劳动力市场和几位农民工聊天后发现,他们对参加培训的效果确有疑虑。
29岁的张光福是闽北籍农民工,昨天他到厦门的一家培训机构想学习“花式调酒师”。报名时询问接待小姐“花式调酒师到底培训什么内容”,对方答不上,给了他一个培训师的电话。他打电话咨询,发现接电话的是其他项目的培训师,也无法回答他的问题。张光福告诉记者,他放弃报名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个在服务行业工作的朋友告诉他:“调酒师这个职业,刚培训出来的人很难找到工作,即便找到了工资也很低。”
谈到对培训机构是否信任时,张光福说,培训机构最好给学员吃颗“定心丸”,比如报名时就对学员承诺,毕业后包找工作,工资待遇也有个承诺,然后再请公证机关对承诺进行公证。如果培训机构能做到这点,学员就会有信心参加培训。
对此,厦门正大职业培训中心负责人吕文勇表示,他们可以作部分的承诺,但不能承诺工资待遇有多高。
本报福州2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