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农技人员下田指导科学抗旱
和高广军一样,乡亲们每晚都会坐在电视前收看天气预报,“盼着下一场透墒雨已经太久了”。
地处鄂西北地区的枣阳市是湖北省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优质粮、棉、烟叶基地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粮食收成的好坏在这里更加意味深长。村民除采用科学方法集中抗旱,还盼望政府能下调灌溉电费,为更多作物“解渴”。
干!干!干!
来自气象部门的统计,自2008年11月以来,枣阳市降水持续偏少,截至2月8日累计降雨量仅有12.1毫米,其中12月为0毫米,为历史罕见。
枣阳市农业局副局长李世义介绍,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96.99万亩,主要分布在丘陵岗地及灌溉死角。其中重旱面积42.36万亩,轻旱54.63万亩,小麦受旱发黄面积达31万亩。
今年50岁的高广军说,从10月15日麦子种下去,到现在也没有下过一场雨,只有小雪(节气)前后下了点儿雪,半天时间就化了,地里庄稼根本没解渴,“打记事起,这个季节这么旱还是第一次。”高广军家里种着的8亩小麦,去年收成好,收了3000多公斤麦子。可是,这样的收成在今年已经不现实了。他说,如果到3月还不下雨,可能要减产一半。
近日,记者沿着从随州到襄樊的国道线一路走来,在枣阳境内,从南到北,看到沿途的麦地因干涸开裂,大部分小麦叶尖开始发黄枯萎。有些地势较高、干旱严重的麦田,麦苗已全部枯死。一块块田地里的油菜,也大多枯死。
在麦苗干枯比较严重的田地,村民已经开始抽水抗旱。而在李占岗村附近,田边河沟里的水早就抽光了,昔日丰茂的水草也已枯死变黑。“想给麦苗浇水,都找不着水源。”一位村民无奈地在田埂上徘徊。
三百农技人员活跃田间地头
对于高光军而言,这段日子,枣阳电视台晚上八点半播出的每期《农业科技之窗》都是当天“最大的事情”。
“抗旱浇水要讲究方法,浇水量不宜过大,以灌水当天全部渗入土中为宜,切忌大水漫灌……”枣阳市植保站站长张广照也成了市里的“新闻人物”,“频频亮相”,传授抗旱知识。
张广照的植保站至今已开展抗旱技术培训班20期,培训5000人次。《农业科技之窗》栏目播放抗旱专题节目6期,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直接受益农民达20万人次。
旱情当头,枣阳市按六大水系各明确一名市领导指挥协调调水;同时建立起市级农技人员包到镇、镇级农技人员包到村的农技服务机制,该市已有320多名农技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抗旱保苗、小麦追肥、化学除草防治等田管工作。
枣阳市还投入抗旱资金820多万元,启动泵站226座,机井200多眼,机动抗旱设备1200多台套,累计提放水1500多万立方米,浇灌受旱农作物70余万亩。
灌溉电费昂贵,农民望而生畏
枣阳市一些农民积极展开自救,不少人采用人工取水浇灌的办法,暂时解决小麦遭遇干旱的难题,但泵站灌溉过高的电费则让人望而生畏。
李占岗村村支书高广强说,2001年,村里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修起168米深的蓄水机井,每小时能出水50吨,完全能满足村里的灌溉需要。但是两毛多钱一度的农村排灌用电,只有每年4月到10月可以向电力部门申请,“现在灌溉需要按工业用电计费,一度超过7毛,村民们都舍不得用。”
“这么大的费用开支我们有些受不了。”高广军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子50元,化肥农药195元,机耕机收80元,按正常年景750斤小麦算,去年8毛钱一斤,“不算人力,也就是一亩地挣200多块钱,电费花多了,根本没有多少赚头。
“除了希望老天能早点下雨,乡亲们还盼着政府能否考虑一下对当前用电特殊的情况。”高广军说。
本报武汉2月12日电